新媒體造就天價解說員 版權誠可貴說球價更高

沈慧08-28 17:06

黃健翔和劉建宏,曾經都是央視體育的臺柱子,如今都已前后腳離開。脫離央視,他們在市場上實現了個人價值。

  “如果我可以像國外的那些解說一樣,我可能會一直在電視臺干下去……”PPTV副總經理董礫也是廣大球迷熟悉的小黑說過這么一句話,他口中諱莫如深的“一樣”其實不外乎一個錢字,當國外名嘴拿著百萬美金年薪的同時,過去很多年國內的不少解說員年收入剛到六位數,但小黑當初從五星體育辭職時恐怕也沒有想到,他未曾享受過的待遇很快就在他旗下的解說員身上變成了現實。

近年來紛紛崛起的新媒體在人才儲備方面揮金如土已經不是秘密,這個夏天更有愈演愈烈之勢

  8月初蘇寧高調宣布買下未來五個賽季西甲版權的同時,申方劍也從央視跳槽PPTV,現年33歲的申方劍2003年就加入央視工作,但真正為廣大觀眾熟知還是去年的巴西世界杯,局外人都在唏噓媳婦熬成婆,申方劍卻毅然決然選擇轉會,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一出故事?據知情人士透露,PPTV敲定西甲版權之后就開始積極尋覓合適的解說員,申方劍是人選之一,起初申方劍也一度糾結,甚至表態自己在央視很滿足,但當PPTV拋出一個“天價簽字費”后,一切都沒有了懸念。

  PPTV為申方劍出價幾何?基于商業機密,這并沒有一個官方說法,不過消息靈通人士還是給出了一個大致范圍,PPTV開出過一個超過400萬的年薪招攬申方劍。無論最終的價碼是否有所出入,都可以確定這是一個讓申方劍無法拒絕的條件,一位地方臺解說也透露央視普通的解說員年薪通常不會超過30萬,這個問題上,小黑個人的表態無疑可以作為佐證,“加盟PPTV的解說員,薪水都較過去有了大幅度提高,漲了幾倍甚至十幾倍都有。”

  事實上,不僅僅是PPTV,近年來紛紛崛起的新媒體在人才儲備方面揮金如土已經不是秘密,這個夏天更有愈演愈烈之勢,樂視體育以1800萬美元從新英體育購得非獨家網絡轉播權后,隨即網羅了一批知名解說,不少業內人士稱樂視體育花在組建解說團隊上的費用與購買版權是同等量級的,聽上去未免有些夸張,但投入之大可以想象。以頭號名嘴詹俊為例,坊間傳聞,上賽季他在PPTV的年收入高達500萬,PPTV內部工作人員給出過另一個數字——350萬,今年詹俊跟隨英超轉播來到樂視,其經紀人盡管沒有對外透露具體的年薪,但言語間流露的意思是只多不少。

  “現在市場都亂套了。”、“一個職業球員才拿多少,解說員居然幾百萬、幾百萬的拿。”……圈內有關知名解說身價陡增的非議并不少,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解說員天價年薪的出現是帶有局限性的,當詹俊、申方劍等人在新媒體享受高薪的同時,那些依然棲身傳統電視媒體的解說們拿的還是體制內的“低工資”。

關于大腕解說的天價轉會費值不值?從出資方的角度看,眼下的巨大投入完全符合市場規律

  “我們是按工作量計算收入的,一個月100%的工作量要做到二十多檔節目,包括解說比賽、新聞播報,最后以實際工作量的百分比乘以工資基數,就是拿到手的實際工資。”一位電視臺解說這樣解讀過他的工資構成,很顯然,傳統電視媒體的穩定工作無法帶給解說員一個滿意的薪水,即便是在央視這樣的平臺上,很多人也還是禁不住見異思遷。

  無獨有偶,就在去年,央視降薪30%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導致節目團隊集體出走,一言以蔽之,在市場的誘惑下,央視這樣曾經令人艷羨的平臺突然間也變得不再那么具有吸引力了,個人待遇問題永遠會在當事人決定去留時起到最關鍵的作用。回到體育解說員領域,曾經的黃健翔,早于申方劍離開央視的劉建宏都甘愿扔掉鐵飯碗,尋找更廣闊的一片天,如今就連名氣還不那么大的申方劍也效仿之,只能說暴雨風已經來了。

  關于大腕解說的天價轉會費值不值?眼下也是眾說紛紜,從出資方的角度看,眼下的巨大投入完全符合市場規律。劉建宏直言不諱,自己轉投樂視體育后,其市場價值才終于得以體現;小黑也明確表示,明星解說員在國內就是一個稀缺資源,即便詹俊已經改換門庭,他依然對上賽季的合作感到滿意。在新媒體的版權大戰的硝煙中,解說員爭奪戰也一并打響,背后充斥著的都是資本的魔力。

  有一點必須承認,解說員的市場價值永遠基于大環境的變遷,當年新媒體尚未冒頭,傳統電視媒體是解說員唯一依賴的平臺,在供求關系相對平衡的情況下,解說員也的確沒那么值錢,問題是如今新媒體的發展勢同井噴,大量資本蜂擁而至,曾經的供求關系已然被打破,每一個高價買下賽事轉播權的新媒體都不遺余力重金網羅國內知名的解說員,出于做好節目的考慮,也出于進一步打擊競爭對手的想法。

市場上關于這些人的解說價碼是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價目表的,稍稍有點名氣的解說一場就達到4位數

  人還是那一批人,平臺多了,解說員的身價自然水漲船高。在新媒體求賢若渴的狀態下,在解說員身價倍增的今天,一些原本并非專業解說出身的業內人也紛紛涌上了這條船,這個夏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批資深的文字體育記者也扔下鍵盤、戴上耳麥和話筒坐到了屏幕前。

  L和Z過去都是傳統媒體中玩筆桿子的,長年跟蹤報道歐洲五大聯賽讓他們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足球專家,在專業解說匱乏的情勢下,新媒體開始拋出橄欖枝,文字記者也樂得去扮演一個新的角色,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他們解說一場比賽的報酬已經迫近5位數甚至達到5位數,在碼字和解說之間,后者無疑更符合他們對個人價值的心理定位,也難怪他們會集體下海,只是有些人永久轉會、有些人選擇臨時客串,其中甚至不乏一些在非競爭媒體中身居高位者。

  傳統電視媒體并非沒有意識到這些業內專家的作用和價值,事實上,過去很多年央視和各個地方臺都聘請過相似的一批人擔任解說嘉賓(通常一場比賽有兩位解說,一是電視臺專職的解說員,另一個就是電視臺聘請的解說嘉賓),問題是傳統電視媒體能夠支付的報酬少的可憐,“解說一場比賽一般就是三五百塊,名氣更大的稍微多些,這其實只能算個辛苦費……現在很多人已經不來電視臺做節目了,還能來的也是基于一個長期的交情。”電視臺相關人員談及此事有些無奈,要知道,眼下市場上關于這些人的解說價碼是有一個較為明確的價目表的,根據個人知名度和解說水平價格不一,稍稍有點名氣的解說一場就達到4位數,業內大咖們的價碼都是過去為電視臺擔任嘉賓的10倍,之前在版權爭奪戰中已經被新媒體沖擊的傳統電視臺在人才爭奪方面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尷尬。

  當然,眼下還是有一大批在電視臺挑大梁的解說并未跳槽,他們并非不想尋找更賺錢的工作,但出于對新媒體未來的不確定他們選擇了保守,“誰知道未來怎樣呢?也許有今天沒明天的。”不過這些專業解說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也沒有錯過淘金的好時代,電視臺相關規定意味著他們不能去別家客串解說,但主持一些相關的線下活動、趕趕場在一定范圍內還是被默許的,而價碼都達到了5位數,有些圈內知名大腕的出場費甚至以幾萬、十幾萬計。

  “做好一個產業通常需要幾方面的助力,首先是資源,比如一些賽事的版權、一些賽事的平臺,還得有資本,你得有源源不斷的投入,再就是人才,有價值的人永遠是核心競爭力。”樂視體育雷振劍的這句話或許能從某個角度解釋眼下解說員的天價轉會費抑或高薪臨時工,在互聯網時代媒體的大變局中,為了搶占市場、爭奪用戶,有價值、有號召力的體育解說員已經成為了強勢新媒體最渴望尋求的G點,找到了你就可以high起來,找不到你只好自求多福,說到這里不禁想到那句從球迷群體中喊出的“無詹俊不英超”,存在即合理,想想不就這么回事兒嗎?

詹俊  /   申方劍  /   樂視  /   PPTV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