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人與情感 “互聯網+”時代的足球使命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江蘇舜天堅持了這么多年,終于決定退出,將由蘇寧全資收購。這新聞自然令老球迷欷歔無數。而最近的新聞包括剛剛升上中超的的華夏幸福,還有恒大淘寶在新三板掛牌,至少有一家足球俱樂部實現了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內地的足球俱樂部超級巨頭貌似已經初具模樣。再有之前京東贊助中超、中超五年轉播權賣出了80億元人民幣的“驚喜”等,且不論中超足球是否已經進入一個超級時代,至少目前可以說是進入一個“夢想得有萬一實現”的時代。
由實力來說,這些陸續在中超出現名字的巨頭,財雄勢大,市值大都位于各自行業的前列,中國足球的超級資本時代,意味著之前的草根足球、地方名牌足球與房地產足球都已經告一段落,光芒收斂,即將進入的是“互聯網+”時代的足球新階段。
嚴格來說,蘇寧還不算是互聯網公司,不過,被互聯網巨頭控股的蘇寧,可以劃入為類互聯網公司之列。互聯網+足球還沒有看到多少實際動作,類互聯網公司+足球則會越來越多。而另外一方面,不能光看賊吃肉,還得看賊挨打。即使是互聯網公司內部,也已經發生了巨大的分化。新浪搜狐網易等老牌公司,都已經被稱為互聯網公司里面的傳統企業,被認為沒有跟上新一輪的移動互聯網紀元,自然也不可能再有余力染指足球。真正能夠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分兵布局,割據一方的,還是阿里騰訊百度等第一陣營。其后的是奮力追趕的京東小米奇虎系列。而目前來說,日后真正進入足球俱樂部的互聯網公司,也大約是這批公司以及其關聯企業。
上個周末,在北京的朝陽區,我與70多位互聯網創業以及投資界的商界朋友對話,正好談到了“互聯網+”帶來的各種蝴蝶效應。如今看用來觀察中超的發展也相當適用。
沖擊效應之一是跨界、混搭。不懂足球的人來搞足球,不懂體育的資本來給俱樂部買單,看上去不合常理,但是這就是現實。所謂的懂與不懂,都在急劇轉化之中。與其發出各種埋怨,不如積極擁抱變化。觀眾在變,媒介在變,球員也在變,俱樂部相應變化,不是壞事。未來,不跨界的俱樂部,一定不如混搭的俱樂部有粉絲,有題材。
沖擊效應之二是失控。你沒有看錯,傳統500強的管理模式都已經發生變化,新一代的85后與90后員工也不會按照上一代的思維來工作。搞個雙十一,連老板與老板娘都成為報紙全版廣告的直接文案,連是否歧視女性等話題都給引出來了。這個估計連資本家自己都沒有預想過。說實話,體育圈,從來不是有錢就行的領域。銀河戰艦與切爾西就是例子。資本洶涌進入足球俱樂部,這個話題這幾年來一直有提。而且數額越來越大。為了保證五年的轉播權,拍出80億元,按照現在的商業邏輯肯定是不劃算的。投資者可能是沒有想清楚,但是更可能是他們也意識到這事情在互聯網時代壓根就想不清楚。與其坐等,不如搶了再說。不怕花錢,甚至樂于補貼球迷,爭取贏家通吃。這就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運營風格。此舉好不好,只有時間才能證明。只要不花納稅人的錢,大家不妨樂觀其成。
沖擊效應之三是個性化的娛樂精神。日后的中國足球,估計話題比起以往20多年的職業化故事都要多。超級資本伴隨的往往是超級八卦。當年網球界的大辮子姑娘庫尼科娃,成績不怎么樣,但是新聞足夠多。后來動輒奪冠的小威莎拉波娃布沙爾們的各種緋聞與各種黑就更是不在話下。可見未來的中國足球,要在成績上迅速取得突破談何容易。但是足球作為中國第一運動,除了成績可以愉悅球迷,還有一項重大功能就是給社會貢獻談資與話題,日后的中超,遲早會出現鹿晗與TFboys之類的偶像型球星。球技是否高超,你是否喜歡,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未來的足球,已經不僅僅是足球,注定要成為跨界到社會各個方面的一個重要鏈接工具。互聯網公司經常說鏈接人與信息,鏈接人與服務,足球則是鏈接人與情感。從這個角度來說,足球吸納的資本還遠遠不夠。為了滿足廣大球迷的感情需要,還會有其他大資本前赴后繼涌入。
陸新之公眾號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