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計時器繼續引風波 未來如何避免“胡加時” ?

徐非11-13 13:57 體壇+原創

過往許多個賽季,CBA的計時器總能引發不少風波,停止不動、提前跑完甚至罷工等等,問題層出不窮,到了2015-16賽季,新賽季新氣象,“胡加時”又成了讓人頭疼的事情。

11月10號 CBA聯賽,布朗突破

注意,此胡加時并非籃管中心副主任,而是兩場CBA比賽(深圳主場打福建、上海主場打遼寧)中,現場計時器在第四節莫名其妙地多出一分鐘來,且現場無一人發覺,結果這兩場比賽的第四節,都是打了13分鐘!奇哉怪哉,原因何在?

深圳上海齊呼冤枉

CBA計時器的爭議在打完第一輪后就開始了,11月9日,瑞士制表品牌泰格豪雅宣布,由于CBA商務代理公司盈方體育傳媒(中國)有限公司單方面違約,泰格豪雅已經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交了訴狀。

據了解,盈方中國是CBA的獨家商務代理,它是瑞士盈方在中國的分支,而天梭手表則是盈方瑞士總部的合作品牌,至于盈方中國為何又為CBA和泰格豪雅簽約,目前他們和瑞士本部都沒有公開表態。想知道事情內幕,可能要等此案開庭了。

CBA前兩輪,計時器上方的廣告還是泰格豪雅,現在他們的廣告已經被移除。

略過贊助商的事不談,CBA第四輪,深圳隊主場戰福建隊,第四節還剩1分42秒時,深圳隊以96比106落后10分,比賽計時鐘突然鬼使神差地變為2分42秒,導致第四節一共打了13分鐘。

包括技術代表、裁判、雙方隊員在內的所有人都沒留意到,被認為享受了“主場鐘”的深圳隊最終沒有挽回劣勢,以96比116敗北。

賽后,深圳隊很快發表了公開聲明,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設備故障,而非人為調整。“球隊不會通過類似這樣的陰暗手段來達到贏球的目的,我們贏得起,也輸得起。”聲明中寫道。

深圳隊的計時器還沒個說法,這邊上海主場打遼寧又“出事”了。比賽結束前3分57秒,遼寧隊以83比81反超,上海隊請求暫停,就在這一瞬間,計時器從3分57秒變成了4分57秒。暫停之后,比賽從4分57秒繼續進行,結果現場技術代表、裁判也都沒有發現。

倒是上海隊助教章文琪到了技術臺,想確認時間是否有誤,結果他得到的答復是“沒問題!”

技術臺、裁判難免責

CBA供應計時器的廠家是金陵公司,記者采訪了一位技術臺的工作人員,他跟記者解釋說,在比賽中計時員的面前會有一大一小兩個控制板,比賽過程中計時員只會雙手握著小控制板(上面有3個按鈕,分別是暫停、復位和清屏),比賽中計時員要根據裁判的手勢、球是否出界等情況,決定摁哪個按鈕。至于大控制板則有回表功能,但除非有意外發生,原則上整個比賽過程中都不需要回表。

而通過這兩場比賽的回放視頻可以看到,兩次回表都是回了1分鐘,而且回表速度非常快,按照深圳隊的說法,在停表的瞬間、時間就從1分42回到2分42,理論上計時員不可能有如此快的速度,先按暫停,再騰出一只手去按大控制盤回表1分鐘,所以出現“回表”應為設備故障問題。

連續兩輪比賽計時器出現問題,CBA聯賽辦卻依然緘口不言,畢竟在沒有最終定論之前,設備故障也只能是猜測。

記者電話采訪了CBA聯賽辦公室負責人,據他表示,目前還無法確認是計時員失誤還是設備故障,但計時器設備供應商正對設備進行檢測,試圖弄清問題所在,而且籃協已經責成各個賽場檢查設備,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最后,該負責人還是表示,“即使是計時器故障,但現場的計時員、技術代表和裁判員都沒能及時發現這個錯誤,也沒有糾正,他們對此也應該負有責任。”

事實上,過往許多個賽季,計時器出故障早已屢見不鮮,這兩次的故障也沒有引發更大爭議,大家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能讓人信服的說法,以及未來如何避免“胡加時”的情況再發生。

CBA  /   深圳  /   遼寧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