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銷毀證據?舉報人稱魏吉祥給招待方打電話!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c992d033-cfdd-4da4-83fe-a0cb0df64e9b.jpg)
12月2日上午9點54分,我接到付玉培的電話。對,他就是舉報魏吉祥接收王斌10萬元匯款、出入夜總會、大吃大喝等的當事人。付玉培言之確鑿地稱,他在第一時間接到信息,魏吉祥分別給他舉報信中所說的招待方打了電話,包括深圳、舟山,意思是不能承認有過付玉培舉報的事情。
我們無法判斷付玉培說的真假,這些事情只能由紀檢和司法部門去斷定。我們只能假設:如果付玉培說的是真的,那么魏吉祥給舉報信中提到的招待方打電話干什么?是如付玉培所說的“是讓對方咬死沒有像舉報信中那樣招待過”,還是魏吉祥自己也不清楚當時究竟發生了什么,所以才打電話核實?
當然,還會有另外一種假設:就是魏吉祥沒有給招待方打過電話。
其實,這些問題只要紀檢和司法部門一介入,就會迎刃而解。打沒打過電話,招待方肯定是最清楚的。
客觀地講,中國足協的人士變動問題演變到現在的“用人混亂無序”和可能再次引發中國足球地震的舉報信出現,的確出乎意料。恐怕中國足協主席蔡振華以及其他班子成員,斷然也不會想到今天這樣的局面。
這是很讓人崩潰的事情。
在中國,人事變動向來尖銳而又敏感。只要稍有不慎,就會陷入到“黨同伐異”的窠臼中。尤其是在中國足協這樣專業而又尖端的機構中,人事變動更是在剃刀邊緣游走,在鋼絲上獨腳跳舞,一不留神,就會發生事故。
我認為,是中國足協的領導層錯誤估計了形勢,錯誤判斷了被調動人員對足協的留戀之情和對足球的無比熱愛之心。領導層可能用慣性的思維,認為只要是上級做出的決定,不管采取什么樣的方式,都能夠有驚無險地達到目的。何況,有的人曾經還出現過問題。所以,在處理相關問題的時候,他們忽略了“手段”,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中國足協的人員。
但是,恰恰是因為有的人過去有過問題且已經接受了處理,反而讓他們沒有擔憂和顧慮。沒有問題的,則更加理直氣壯,甚至自己伸手要“有污點的證據”,只要有,立即辭職走人,決不會給中國足協和中國足球丟臉。這些,恐怕也是中國足協領導層萬萬沒有想到的。
尤其是綜合部副主任蘇小春,是中國足協的財務主管,受到《會計法》和《刑法》中相關條款的保護。如果中國足協的領導層都學習一下法律,恐怕就不會出現這次把蘇小春也拿掉的荒誕之事。嗯,我建議足協的領導層趕緊去找一下這兩大法律文本好好學習一下。
另外,中國足球改革啟動以及人事變動之前,中國足協或者說前足管中心,是國家體育總局系統內最接近市場前沿的部門,他們的潛意識里早就播下了“民主”的種子,并在中國足球不斷的動蕩變遷中生根發芽。當中國足協的領導層無視“國務院部級聯席會議紅頭文件”,枉顧他們個人意愿的時候,內心強大者必然會奮起捍衛自己的利益。
從一個單位人員使用的角度講,領導層決定一些人員的進出在情理之中。不過,情理之中,不代表就一定能夠完成相關的人事變動。因為,這會涉及到本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更會涉及到上級甚至黨中央、國務院的文件和政策。如果有中央和國務院的文件政策,只要適合的,則任何一個單位都不能公然違背中央和國務院的文件,否則,就會出現大的問題。
需要指明的是,在中國足協的人事變動問題上,尤其是在中國足協和國家體育總局系統內的選擇問題上,恰好就有國務院的相關文件,明確規定了足球中心在崗在編人員可以按照個人意愿一次性選擇去留。這是蘇小春、付玉培和郭輝三人堅持留在足協,不去被安排單位報到和工作的核心原因所在。
也正是因為這個文件的存在,盡管中國足協領導層和國家體育總局相關部門協商好了相關人員的調動問題,但是總局人事司不會下發一個蓋著紅頭文件的人事變動和調動函件,否則,就是和國務院部級聯席會議的那個文件相沖突。
其實,在這個過程中,我認為中國足協的領導層動手太早了。越是如此,越是會讓人覺得純粹是為了“清除異己”。因為,眼前的這三個人,可能都不是很聽話,有的還極其堅持原則,所以不討領導歡心。有了這些,想躲過“清除異己”的非議都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做法,立即陷入了過去曾經在中國足協出現過的“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的用人誤區。
中國足協還有一個既符合國務院文件精神也比較穩妥的做法,就是各個領導把自己不喜歡的人員邊緣化,等中國足協完全脫鉤總局之后,再尋找合適的時機找準軟肋,清除所謂的不適合繼續在中國足協工作的人員也不遲。如此急不可耐,反而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被調動的人是也不是傻子,都有智商和情商,不會不明白自己被調走的原因。所以,付玉培舉報魏吉祥的故事就出現了。因為,付玉培自己堅信,把自己從中國足協清除出去的肯定就是主管他的魏吉祥。于是,人員調整變成了一場“舉報和反腐大戲”。
所謂愛恨情仇,都不會無緣無故。
在這種對壘之中,受傷害最深最大的還是中國足協和中國足球。剛剛建立起的一點公信力,又在這種“內訌”以及“舉報信”中消失殆盡。更可怕的是,有些事情不得不讓人遐想:千萬別因為一個人被舉報而引發中國足球的二次地震。
當然,法網恢恢,如果依然有貪腐者,清除他們對中國足球是大好事。
不管這件事情的結局如何,中國足協的領導層們必須警醒:“家長制”是駕馭不了中國足球這艘航母的!同時,更為關鍵的是,促使中國足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職業、專業,更加民主決策,讓“用人制度”真正起到用人的作用,而不是起到“尋找跟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