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曝中國足協準備撤銷青少部 職能均遭分解!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153a468-2b4e-4345-b7de-901f4d032de3.jpg)
12月16日至18日,中國足協將在昆明召開第10屆足代會的二次會議。這次會議不會進行換屆選舉,但在會議結束后,中國足協的內部機構將重新進行調整。值得注意的變化是,盡管中國足球當前的最突出問題,就是青少年球員的培養,但在未來的內部機構中,將不再設有專門負責、管理青少年足球的部門,而將目前由青少部承擔的全部職能分散到其他各個部門。中國足協始終高喊“重視青少年”,實際做法卻是“取消青少部”。中國足球在現任領導以及所謂高級參謀的引領之下,正在走著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創新之路,好似“彎道起飛”。
足協成秘書處,部門縮為五個
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這一指導性文件,今年8月頒布的《中國足球協會調整改革方案》明確提出:將撤銷“足球運動管理中心”,“實現國家體育總局足球運動管理中心由事業單位向社團常設辦事機構(協會秘書處)的轉變,改變中國足協與足球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組織架構。”而且,《調整方案》還明確指出:“中國足協具有用人自主權,自行確定內部機構設置、人員崗位設置、薪酬管理、績效考核和用人制度方案。在中國足協與體育總局脫鉤改革中,合理進行職能調整,優化內部機構設置與人員崗位設置?!蹦壳埃袊銋f正在上演的“人事宮斗劇”就是由此而生。而且,人事方面的調整,只是變革中的第一步。
目前,中國足協內部機構設置總共有10個,從2014年1月1日起正式展開工作。具體包括國家隊管理部、競賽部、技術部、青少部、規劃法規部、綜合部、外事部、社會發展部、女子部和市場部。至于職業聯賽,因為需要落實管辦分離,原先負責管理職業聯賽的“職業部”被撤銷,交由中超公司負責,只是在足協內部設立了一個“職業聯賽理事會執行局”。
據了解,未來的中國足協常設秘書處,只會保留五個部門,包括外事部門、法務部門、綜合辦公部門、財務管理部門等,足協原有的其他部門全部被撤銷。以此為基礎,再設立相關的辦事部門,也就是文件所提及的“社團常設秘書處”的辦事機構。之后,還將成立諸多專業委員會,由專業委員會對足球各個領域的事務進行決策、并交由常設秘書部相對應的辦事機構具體執行,即所謂的管辦分離。
應該說,這樣的設想不錯,但在秘書處所設立的諸多辦事機構,未來的中國足協將不再設有負責青少年足球發展的具體部門,所有與青少年足球發展相關的職能,將全部被分解。而且,據記者了解,中國足協之所以裁撤“青少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近鄰日本足協在其總部的各個日常辦事部門不設“青少部”,由技術部門具體負責青少年足球的發展。但問題也就由此而生。
青少部被撤銷,職能均遭分解
縱觀世界各國足球發展,所有足球協會都有專門負責青少年足球發展的相關部門或是機構,即便是日本足協,他們不設立類似中國足協的“青少部”,但其機構設置在“事務局(即國內所說的秘書處)”中,也有“草根足球推進部”這樣一個部門,專門負責青少年足球的發展(如圖1)。
除此之外,還有設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亞足聯總部秘書處。盡管不是單獨的一個部門,但在“技術組”中包含專門的“青少年”分支管理小組,此外還有“草根足球”分支管理小組(如圖2)。但是,明知基礎薄弱、青少年足球亟待更重視的中國足協,卻在未來的內部機構改革中,偏偏取消管理青少年足球的專項部門。
目前的“中國足協青少部”在2014年重新恢復后,只有四個正式在編人員,另外還有兩位外聘人員。但是,它所承擔的職能卻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負責U19國青隊以及U16國少隊,還要組織全國青少年U系列的聯賽、錦標賽、冬訓等一系列賽事任務。這兩個是外界看得見的任務,還有眾多看不見的具體工作。譬如,目前正在全面推廣的“青訓中心項目”,就是原青少部主任林衛國在任期間提出的。此外,按照“一帶一路”的國家發展思路與戰略,在2015年先后于廣西東興主辦第一屆“中國-東盟杯”國際青少年足球賽,在陜西渭南舉行“絲綢之路杯”國際青少年足球賽。前者主要針對東南亞地區球隊,后者主要針對中亞地區球隊。此外,還有原計劃在東部地區針對東亞地區、邀請韓日朝等隊伍參賽的東亞杯青少年足球賽。
以此為基礎,還要根據國際足聯的奧運會、世青賽、世少賽以及亞足聯的亞青賽、亞少賽的大賽時間表,特別是年齡方面,都是相隔三年這樣的足球運動基本規律,調整國內青少年球員的年齡劃分等。而在青少年國字號隊伍的體系建設方面,重新恢復低年齡段隊伍的訓練營模式、選拔隊模式。例如,97-98年齡段隊伍在2015年2月已經正式組建,但在2014年,就已經安排組織三次訓練營且展開選拔。2015年,99年齡段隊伍的訓練營、選拔隊制度也全面展開,目前正在晉江參加全國青少年冠軍杯賽的99年齡段國青選拔隊,就是這種模式的延續。應該說,在青少部重新恢復后,至少在過去的兩年時間,已經初步邁入正軌,當然,也存在著不少亟待改進的問題,比如諸多聯賽賽制的設計與安排等。
但是,未來的中國足協將不再設立專門的“青少部”,其原有職能將全部被分散到各個群體部門。例如,全國青少年U系列的比賽將交由競賽部門負責;青少年國字號隊伍將重新劃歸國家隊管理部門,其他相關青少年足球的事務將劃歸到技術等其他多個部門。于是,未來一項簡單的青少年足球工作,很有可能會涉及、橫跨多個部門。按照當前諸多中國辦事部門“條塊分割”的管理方式與現狀,它所導致的直接效果,就是工作效率的大大降低,甚至將會出現相互推諉、扯皮的情況。
在中國青少年足球發展亟需一個部門牽頭、拿出具體的措施與辦法改變現狀之時,中國足協反其道而行之,撤銷青少年足球的專門管理機構。于是,當未來的中國足球難以有實質性變化之時,青少年足球將再一次被拿出來成為“擋箭牌”。最根本也是令人可笑的一點,因為“青少年足球”沒有專門的負責管理部門、更無專門的管理負責人,于是,“問責”便也無從談起。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9月中國足協的招聘公告內,已經沒有涉及青少年的中層管理人員,只是招募競賽人員和隊伍管理人員。
中國足球就是在這樣的“彎路”上準備起飛。這是中國足球的又一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