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健全中國青少年足球體系? 扁平式管理是正道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153a468-2b4e-4345-b7de-901f4d032de3.jpg)
中國足球青少年體系的不健全導致了中國足球的落后。此番中國足協與國家體育總局“脫鉤”,讓中國足協能夠在全新體制上運營,應該說是中國足球特別是中國足協新生的一次難得機遇。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內部機構設置更應該是選擇“扁平化”式的管理模式,才是健全體系的正道。
作為改革中的一個重大原則,應該是“減少中間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明確具體的責任人,符合習總書記所提出的“進一步強化責任、明確分工,找準工作著力點?!鼻安痪玫能姼牧Χ热绱酥?,其大方向就是“減少中間環節”。但遺憾的是,中國足協在如此大好形勢下,卻是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
就以青少年國字號隊伍的管理為例。以2014年中國足協內部機構改革、新增設了“青少部”與“女子部”為時間點,先請看下圖:
僅一個“國家隊管理部”,日常組織國字號隊伍集訓,就不得不去與足協內部的其他各個部門打交道。僅從圖中交叉的線路上就足以看出問題之復雜。于是,近年來,關于國家隊集訓與聯賽之間的沖突;在國字號球隊征調人員方面不放人的情況屢見不鮮。這何嘗不是因為中國足協自身將問題復雜化所致?
再請看下圖:
首先就是避免了部門交叉過多、大大提高辦事效率。除“國管部”與“執行局”外,其他部門很少有交叉,避免具體事務中不必要的人浮于事。而且,除個別U19青年球員破格進入一線隊參加職業聯賽外,各級國字號隊伍集訓比賽與相對應的聯賽間,可能存在時間沖突等問題在部門內部就可得到解決。這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各個部門內部的積極性,協調好各級國字號隊伍集訓與聯賽賽程時間上的安排,更重要的是,各部門尤其是青少部對青少年情況更熟悉,對各年齡段隊伍的教練員情況也較了解,選拔教練時可以充分遵循“優勝劣汰”、“用熟不用生”的原則,也將基層教練員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從兩張圖的對比之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扁平化”管理模式之效益。但是,當“扁平化”式管理在現代企業與公司以及市場化大背景下被廣泛采用之時,其勢必造成的一個趨勢就是“分權”。金字塔式的組織管理結構與“集權”是相對應的。中國足協在目前的大好形勢下,將原先已經部分采用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創新恢復成為“金字塔”狀的管理模式下,將使得本應該簡化的程序變得更趨復雜,核心還是一點,即“不愿意放權”!因為在行政思維與行政部門里,“權”即意味著“利益”。
于是,當中國足協將青少部撤銷、讓青少年足球成為無部門管理之時,也就意味著其中的利益可以最大程度地得到保障。在這個過程中,類似像青少年球員的骨齡檢查、注冊、報名等諸個環節,都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而且還不是“小利”。這將在以后的報道中具體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