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有人終結勇士的連勝 但這個人為什么是雄鹿?
著名經濟學家、美國總統(tǒng)高參赫伯特·斯坦,說過一句充滿哲理的廢話,并被經濟學界奉為金玉良言,“如果某事無法永遠繼續(xù),那它就將停止。”
這話放在本賽季的勇士身上,倒是再合適不過了。所有人都盯著他們的連勝紀錄,既然不可能永遠連勝下去,那么所有人都在猜,連勝紀錄會在什么時候、在哪里、被誰終止。
能猜到正確答案的并不多。
雄鹿,在這一天之前,他們的戰(zhàn)績是9勝15負,排名東部倒數(shù)第三;這一天之后,他們還是東部倒數(shù)第三,卻被寫進了歷史。
他們能成為連勝終結者的因素很多,這些因素可以分成兩大類:主觀的和客觀的。
先說客觀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勇士累了,不光是體力上的連續(xù)7個客場奔波勞碌、前一晚在波士頓鏖戰(zhàn)兩個加時,還有精神上的疲憊——用德雷蒙德·格林的話說,連勝的這些場,全世界都盯著他們,感覺不像常規(guī)賽,而是季后賽。
重壓之下的勇士,此戰(zhàn)確實失常,很多他們過去做得很好的事情,都變得糟糕。他們在三分線外26投僅6中,全然沒有賽季平均遠投命中率43%的影子;他們在進攻免責區(qū)內48投僅8中,更是創(chuàng)造了本隊20年來的最差紀錄。
他們的領袖庫里,沒能打出一場瘋狂的比賽,沒能用自己瘋狂的投籃為本隊拿下一場勝利,28分的得分、8投2中的三分都顯得有些平庸。但庫里之外,勇士其他球員的表現(xiàn)還要更糟。庫里在場的時段,勇士和雄鹿剛好打平,他輪休的13分鐘,勇士輸了13分。
比賽最大的轉折點,出現(xiàn)在第四節(jié)的開始階段。三節(jié)戰(zhàn)罷,勇士落后3分,沃頓罕見地派上了全替補陣容,這個陣容前9次出手只進了一個,雄鹿趁機打出一波11比2的高潮拉開比分。勇士的這個陣容中,中鋒位置上用的是賈森·湯普森,本賽季勇士在下半場落后的情況下,湯普森從來沒獲得過上場時間。也難怪奧克蘭媒體賽后有評論說,勇士是“有意無意地”輸?shù)袅诉@場比賽,讓連勝成為過去,或許能讓他們更輕松地面對未來。
我們留下更多的篇幅,談談雄鹿成為連勝終結者的主觀因素。的確,勇士很累,他們打了背靠背,但雄鹿同樣是背靠背,12月前12天,雄鹿還比勇士多打了一場比賽。
雄鹿能贏勇士,最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他們認為自己能贏。兩軍對壘,最忌未戰(zhàn)先怯,雄鹿至少在信心方面未落下風。爆滿的球館,18717位主場觀眾,為雄鹿的年輕人營造出了極佳的賽場氣氛,以老板馬克·拉斯里為首,很多雄鹿球迷穿上了寫著“24-1”的T恤,為球員提供了積極的心理暗示。
賽場上,雄鹿體現(xiàn)出了比對手更充足的能量。這個能量并非全都源于體能上的優(yōu)勢,更源于擊敗強敵的決心。就像庫里賽后說的:“我們也有發(fā)揮不錯的時段,但以整場48分鐘來看,我想我們確實沒有對手那么努力。”
打勇士,必須掐庫里。雄鹿的做法是,銜接段延阻,不讓庫里追身投三分;陣地防守,庫里拿球就夾擊,出球后利用身高臂長腿腳靈便輪轉覆蓋。依靠這樣的策略,庫里全場只中兩個三分,勇士本賽季首次得分不過100,算是創(chuàng)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比賽打到決勝階段,勇士祭出最殺人、最恐怖的小個陣容。雖然這個陣容沒有哈里森·巴恩斯,卻也仍是勇士奪命的法寶。基德的應對就是:把球打到門羅手里,讓他用身高和力量沖擊勇士的籃下。
其實在勇士連勝期間,很多人都提出過這樣的觀點,比如保羅·加索爾就說過:“勇士用小個陣容,他們的對手就必須攻擊籃下,對他們加以懲罰。”籃網客戰(zhàn)勇士那場,可惜之處在于洛佩斯絕殺不中,但之所以能把勇士逼近加時,也正是因為洛佩斯在籃下的攻擊。
總決賽,面對勇士的小個陣容,連莫茲戈夫都可以呼風喚雨,充分說明“尺有所短”。門羅擁有比大莫更好的技術、更強的沖擊力、更寬闊的視野,第四節(jié)決勝階段,他4次進攻全部得手,完美扮演了“懲罰者”的角色。門羅賽后說:“教練讓我堅決打,因為他認為我們有對位的優(yōu)勢。我只是盡量保持侵略性,當對手包夾上來,我希望自己把球傳到正確的地方。”全場比賽,門羅得到28分11個籃板5助攻,其中第四節(jié)就得了11分。
一支不那么偉大的球隊,打出了一場偉大的比賽,終結了一個偉大的紀錄。接下來,生活還要繼續(xù),雄鹿要做的就是,讓自己逐漸變得偉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