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賽德斯雙雄面臨拆伙?!隊友+對手=危險關系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36d6bd61-9a36-4899-82b1-fef7b91aab80.jpg)
劉易斯·漢密爾頓和尼科·羅斯伯格在過去兩年里為梅賽德斯包攬世界冠軍,然而激烈的內部競爭讓兩人的關系日益微妙,時刻處在徹底破裂的臨界點上。一山難容二虎,上世紀80年代的威廉姆斯和邁凱輪早就證明“內戰”只有一個結果:撕破臉分道揚鑣。
如今,梅賽德斯公開警告兩人,如果對車隊運作帶來負面影響就可能遭到驅逐——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真的可能拆伙嗎?
今年阿布扎比收官戰的場面對梅賽德斯來說算得上完美,沒有爭冠的壓力后,羅斯伯格與漢密爾頓輕松包攬一、二名。賽后,車隊全體人員加上親赴現場的梅賽德斯集團總裁在維修區里合拍今年的最后一張慶功照,兩位車手笑容滿面地坐在中間,儼然一副合家歡,讓人險些忘記了美國大獎賽后的“飛帽子”事件。
自從2014賽季梅賽德斯打造出了擁有統治級實力的賽車,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成為彼此在車手世界冠軍爭奪中唯一的對手和障礙。隨著緊張的競爭,和睦的關系很快出現了裂痕,從摩納哥排位賽上的“黃旗事件”到匈牙利的車隊指令,再到比利時的撞車,兒時攜手征戰卡丁車和低級別方程式時建立的友誼早就成了一層薄紗。
梅賽德斯車隊的“三駕馬車”——運動主管托托·沃爾夫、技術執行總監帕蒂·洛維和非執行主席尼基·勞達,用盡各種辦法緩和兩人的關系。2015賽季開始時,一切不愉快仿佛被拋在腦后。墨爾本的揭幕戰前,沃爾夫攜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一起出席媒體見面會:這原本是梅賽德斯每個比賽周末周六下午車隊新聞會的標準模式,但從車手關系變得緊張后就改變了安排,讓車手錯開接受媒體提問。
當然,需要同時出席諸如車手簽名會和其他活動的時候,漢密爾頓與羅斯伯格之間看起來并沒有隔閡,時不時還會互相打趣、撞一下肩,就像從前在其他賽事圍場里一起玩耍的時候。
但是,一旦戴上頭盔開啟“戰斗模式”后,這種友好就被收了起來。每一次回答采訪問題都可能變成心理戰:出席排位賽或正賽后的前三名新聞發布會時——車隊無法控制的局面——他們會當著對方的面發表自己的質疑,例如中國站后,德國人當場表示隊友故意拖慢比賽節奏,讓他暴露在法拉利的火力下;分開面對媒體,“隔空喊話”已司空見慣,你時常可以聽到“他這么說的?我不明白他想說什么,但在我看來……”
不口否認,相比之前一年,梅賽德斯雙雄今年大多數時候都控制著各自的情緒,或許也與漢密爾頓在前三分之二賽季里牢牢壓制著羅斯伯格有關。然而,也正因為郁悶太久,羅斯伯格在奧斯汀以自己的失誤成全隊友登上“三冠王”寶座后,將所有壓抑的負面能量發泄出來:在電視直播鏡頭面前,他把漢密爾頓遞來的需要在領獎臺上戴上的帽子扔了回去。
事后,羅斯伯格辯解稱飛帽子只是“他們之間的一種游戲”,但在外人看來就像受了氣的孩子與同伴慪氣。令人驚訝的是那天以后德國人在賽道上判若兩人,連續三場比賽以無懈可擊的表現獲勝。相反,提前鎖定年度冠軍的漢密爾頓在接連敗陣和無法超過隊友后,公然質疑車隊的輪胎策略,覺得車隊對隊友太友好,像是特意哄他開心。
面對這種戲劇性的變化,梅賽德斯也一反常態。原本在奧斯汀還認為“飛帽子很好”的沃爾夫通過媒體的口徑聲稱“車手之間一觸即發的關系是車隊最大的弱點”,而且“需要制止星期天贏下比賽后總有一名車手在內部傳遞失望情緒的現象”。
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但與羅斯伯格比賽了十多年的漢密爾頓覺得自己比任何人都清楚兩人的關系處于什么地步。
“我們的關系總是被外界夸大,”漢密爾頓說,“我們的關系從來沒對我們帶來任何問題。事實上我們出色地完成了車隊交待的工作。我們從來不是最好的朋友,但是我們能一起合作。有時候的確很緊張,但其他運動里也是如此。”
漢密爾頓與梅賽德斯的新合約持續到2018年底,羅斯伯格則還有最后一年的合約,無論如何明年他們還要“并肩作戰”,但2017年變成了問號。
一周之前,梅賽德斯在斯圖加特舉行了年度慶祝表演賽,沃爾夫在“拋下炸彈”后第一次攜兩位車手同時出席新聞發布會。當著兩人的面,梅賽德斯運動部“老板”再次強調了他所代表的立場:
“我在接受采訪時說的是‘如果我們發現這種關系不再處于車隊掌控之下,我們就會立即考慮如何選擇未來的車手配備’。我們不是要限制車手之間互相比賽。因為他們都非常很好勝而競爭激烈,所以控制局面很重要,確保這種緊張關系不會在兩個團隊之間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