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熟面孔洋帥回潮中超 理智戰勝激情的選擇

馬德興12-23 08:12

  2016年是中超進入“五年80億”大時代的第一年。按照很多人的設想,中超各隊勢必將加大投入,不惜重金提升引進外援、外教的力度。但是,當各隊陸續集結備戰時,至少在外教方面,似乎并非所想的那樣。更多的,則是一張張熟悉的面孔。莫非,中超各隊開始趨于理性?

  盤點16支中超球隊,廣州恒大、上海上港、河南建業、石家莊永昌、江蘇蘇寧、長春亞泰、遼寧宏運、廣州富力,外加兩支升班馬延邊和河北華夏幸福,這10支球隊將延續上賽季后期的教練班子。而在換帥集團,天津泰達的新帥,則是前舜天、亞泰的教練德拉甘。申花新帥是上賽季執教國安的曼薩諾,重慶力帆的新帥,則是曾經的阿爾濱、中能主帥張外龍,三人全部是執教中超的“老面孔”。

  雖然杭州綠城的主教練是一張新面孔,但對于中國球迷而言,此人并不陌生,他就是一年前指揮韓國隊征戰世界杯的洪明甫。只有魯能隊的教練算是新面孔,即巴西人梅內塞斯。他和中國足球的唯一交集,就是三年前曾在友誼賽率領巴西隊8比0橫掃中國國家隊,創下中國國家隊歷史的輸球最高紀錄。迄今為止,也就只有北京國安尚未確定新帥。而且,據說可能是來自意甲的一位教練。

洪明甫

  可以看出,中超進入新時代以后,各支球隊在教練方面,并沒有馬上更新換代。那些歐洲主流聯賽的優秀教練,也沒有紛紛來華淘金。相反,更多的還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回歸中超。其實,這和“五年80億”存在很大關系。因為電視轉播權的翻番增長,意味著各家俱樂部所分到的轉播費足夠吸引力。一旦從中超聯賽降級,意味著俱樂部自身將減少一大塊收入,這就迫使各家俱樂部更加謹慎。

  所謂選帥中的“用熟不用生”,其實,也是因為選擇熟悉中超、熟悉中國足球的教練,可以避免少走彎路,讓成績少受影響。這就確保球隊至少留在中超的可能性,也就意味著轉播收入能夠有保障。相比韓國、日本等成熟的亞洲聯賽,中超聯賽還是有很大、很多的特殊性。過去這些年,其實,中超聘請的高水平外教并不少,但效果未必理想,其中的一個原因,恐怕就是中超俱樂部的“不職業性”和“不確定性”。利用休戰期換帥,選擇的新帥以“老面孔”為主,至少可以將風險減少至最低。就像申花俱樂部解釋為何選擇曼薩諾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執教過中超球隊、熟悉中超”。

  然而,不管是新面孔還是老面孔,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曾在中國足壇掀起過的韓流,明年注定將重新涌動。張外龍和洪明甫外加率領延邊升級的樸泰夏,三位韓國教練將對抗其他洋帥,并與中國本土教練展開較量。而且,剛剛降入中甲的上海申鑫,也聘請到前韓國國青隊主帥金相鎬。所有這些,恐怕與樸泰夏成功率領延邊隊沖超不無關系。當年的“韓流”也是從延邊開始的,只不過,那時是已故老帥崔殷澤。不管是樸泰夏還是崔殷澤,相同的一點都是以訓練艱苦而著稱,這些很值得如今動輒論錢的中國足壇所思考。更值得中國足球管理者深思的是,與樸泰夏、洪明甫等人同時代的中國球員,在運動員時期,尚可在亞洲足壇小有名氣,但又有多少人退役后從教?目前的中超聯賽,有幾位與他們同時代的球員成為教練?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考慮清楚這個問題,或許也就可以更清楚地意識到如今的中國足球為什么會落后。因為,這些問題與體制一說并無太多關系。

換帥  /   中超  /   洪明甫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