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踢不動了回德甲養老?這白日夢未免太美了

張力01-05 09:43

2015歲末,法蘭克福迫不及待宣布了冬季轉會第二簽。繼墨西哥國腳法比安之后,又一位攻擊手將補充到阿明·費的陣容——匈牙利中場胡斯蒂絕對是德甲老熟人,32歲的他離開效力一年半的中超球隊長春亞泰,完成了德甲“三進宮”。類似胡斯蒂這樣,征戰他國聯賽后再回德甲的例子不在少數。問題是,回頭草有那么容易吃嗎?

中超版胡斯蒂僅夠中評

胡斯蒂首登德甲是在2006年,從法甲梅斯來投,為漢諾威效力2年半,81次德甲出場攻入17球助攻20次,但因拒絕續約被俱樂部提前半年套現,于2009年冬窗以300萬歐元價格轉投澤尼特。2012年夏天,胡斯蒂又回到漢諾威,因為布魯金克已經退役而穿上了10號球衣。兩年中,他德甲出場30次,進10球助攻7次。

長春亞泰的優厚合同吸引了胡斯蒂在2014年夏天加盟,據說年薪達到300萬歐元。在中超的前半年,胡斯蒂表現驚艷,充分展現出左腳能力、運動戰策動進攻和定位球能力。但本賽季,由于對手更加注意盯防,加之隨著年齡增長動作節奏變慢,胡斯蒂的表現中規中矩,與人們的期待有所差距。

法蘭克福得知胡斯蒂想離開中超后,立即伸出橄欖枝,雙方簽約1年半,胡斯蒂年薪縮水到200萬歐元。隨著他和法比安的加盟,法蘭克福前場競爭更加激烈,上賽季最佳射手亞歷山大·邁爾可能因此被重新推到鋒線。

庫蘭伊回歸半年0進球

胡斯蒂能否在法蘭克福取得成功,目前還是一個疑問,本賽季有不少重新回到德甲的球員,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比如霍芬海姆前鋒庫蘭伊從莫斯科迪納摩加盟,到現在還不曾參與進球,甚至連主力位置都逐漸失去。總結起這半年的征程,已接近34歲的庫蘭伊對于賽季初帶傷急于比賽,結果適得其反非常后悔。

這樣的情況又何止是庫蘭伊一人?奧格斯堡的特羅霍夫斯基同樣是德國前國腳,2011年從漢堡去了塞維利亞發展,但很不如意,最終以自由球員身份被奧格斯堡收容。然而剛加盟不久,31歲的特羅霍夫斯基就再次受傷,前半程聯賽幾乎沒怎么出場,只有歐聯杯一記直接任意球得分,讓人依稀看到他的昔日風采。

其實究其原因也很簡單,無論是庫蘭伊還是特羅霍夫斯基,要么是去了水平較低的聯賽,要么是在球隊得不到足夠比賽機會。于是,他們回到德甲時,曾經熟悉的聯賽已經變得節奏更快,這些老將自身卻要比當初離開的時候水平下滑,當然很難有良好的表現。即便是拉菲尼亞以及比達爾,他們已被認為是很德國化的球員,經過意甲闖蕩再回德甲,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

回德甲養老難善終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前段時間來中國參加活動的埃爾伯,恐怕很多人都已忘記,他在32歲時還有過加盟門興參加保級戰的經歷,因為那只有4次聯賽出場、50分鐘0進球的一年實在不值一提。

再往早些數,1990世界杯功臣布赫瓦爾德經歷J聯賽淘金之后,于36歲高齡再回到德甲就只能跟隨卡爾斯魯厄降級。舒斯特爾在西甲風光13年后,33歲回到勒沃庫森卻和主帥里貝克不和,和帕爾馬的歐戰被要求改踢后衛結果被阿斯普里拉完爆。同樣選擇勒沃庫森作為回歸落腳地的巴拉克,也沒能在34歲的年紀實現重返國家隊的愿望。更早些,曾在魯爾雙雄效力的西德前鋒利布達,因涉嫌假球丑聞被終身禁賽,因此在1972年夏天去了法國斯特拉斯堡。兩年后,30歲的他解禁回到沙爾克,但表現和離開之前相距甚遠。

當然,回歸德甲的球員并非沒有成功案例。貝肯鮑爾當初代表拜仁參加396場德甲后去了美國,3年半后,34歲的貝皇回國加盟漢堡,依然贏得了個人第5次德甲冠軍。布萊特納則是離開拜仁加盟皇馬,之后輾轉布倫瑞克,在27歲的年紀重回慕尼黑,成為球隊領軍人物。

而90年代,不少德國國腳都經歷在意甲的淘金后回到德國,馬特烏斯(31歲回拜仁)和埃芬博格(26歲回門興,后于30歲再投拜仁)是成功的代表。布雷默雖在1996年跟隨凱澤斯勞滕降級,卻又在兩年后以37歲的年紀見證升班馬奪冠奇跡。不難看出,這些名將要么是在依然巔峰期的年紀回到德甲,要么實力超群或有著常青樹式的運動壽命。說到底,德甲靠實力說話,那些年歲較大且狀態下滑明顯的球員,不論是抱著再回德甲“圓夢”還是養老混飯的心態,都很難獲得成功。

中超  /   德甲  /   胡斯蒂  /   庫蘭伊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