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評述:足協堅持轉讓原則贏得權威與尊嚴

肖良志01-07 10:31 體壇+原創

所謂權威,就是使人信服的力量,讓人對結果無法產生懷疑。

夸一次中國足協好難。在中乙俱樂部的轉讓上,中國足協自始至終咬定規則的青山不放松,贏得權威和尊嚴,值得點贊。要知道,只有堅持既定原則,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公平與公正,才能贏得權威,樹立威信,讓人信服。

16日全天,中乙俱樂部普洱萬豪、銀川賀蘭山的負責人,以及這兩家俱樂部的受讓方代表齊聚足協702會議室,就轉讓問題展開唇槍舌劍般的交鋒。最終,在堅持轉讓規定和原則的中國足協面前,上述四方敗下陣來,兩起轉讓被叫停。

此前,眾多社會資本嗅到了體育產業或者說足球產業進入黃金十年的味道,打著各自的算盤,甚至懷著各自的怪胎,通過各種渠道,利用不同的方式,哭著喊著要介入足球。中超和中甲已經今非昔比,大多社會資本的老板都不是比爾·蓋茨,根本沒有能力買得起中超和中甲,甚至連購買部分股權的實力都不夠。于是,身價只有1000萬元的中乙,成為他們的獵物。在參加2016賽季的20家中乙俱樂部中,提出轉讓或者遷移的就多達11家。

其中,普洱萬豪、銀川賀蘭山兩家中乙俱樂部的轉讓,從一開始就存在問題。在沒有正式咨詢中國足協轉讓規定和轉讓條件的前提下,出讓方和受讓方就達成協議甚至簽訂了正式的轉讓合同。結果,遭遇中國足協轉讓規定的強勢攔截。出讓方和受讓方都心有不甘,堅持認為中國足協會像在社會上辦事那樣想辦法通融,所以就百般糾纏,希望中國足協開后門立小灶,讓他們搭上足球產業的快車。

這兩家中乙俱樂部的受讓方來自上海,接手兩家俱樂部的下屬公司都沒有達到必須成立三年以上的要求。這是中國足協的規定,也就是中國足球的行規或者說是游戲規則。職業聯賽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社會市場上的交易,有著自己的游戲規則。任何進入職業聯賽以及中國足球的人或者企業,必須首先要遵守中國足球的游戲規則,否則就不會被準入。這也是FIFA的原則,只有觸犯法律的時候,才能按照法律的程序去解決問題。

遺憾的是,兩家受讓方既不懂這些規則,也不清楚中國足協的轉讓規定。或者,他們其實很清楚,只是由于堅信社會上那一套人情世故,認為公關中國足協的成本很低。受讓方之所以急著購買一家中乙俱樂部,背后必定有巨大的利益鏈條。比如說收購普洱萬豪的上海企業,就等著用收購中乙俱樂部為自己的上市講故事。眼看著巨大的蛋糕切不到,不急才怪。

除了受讓方,還有一些聽說神通廣大的人出現在中國足協的辦公大樓,如果中國足協的具體辦事人員說錯一句話,或者對規則了解不透,就可能被抓住把柄。但是,中國足協辦事人員的言行自始至終無懈可擊,使得對方只能相互埋怨。

中國足協這樣堅持轉讓規定和原則,不是為了卡住某一家具體的俱樂部,而是為了保證所有俱樂部的公平與公正,建立良好的足球秩序。過去,中國足協之所以缺乏權威,威信掃地,主要原因就是有法不依,執法不嚴。希望中國足協借助這次堅持轉讓規定和原則贏得權威的機會,真正做到按規章制度辦事

中國足協  /   中乙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