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冠軍杯啟示錄(四):切忌填鴨式教學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c992d033-cfdd-4da4-83fe-a0cb0df64e9b.jpg)
在桂林青年冠軍杯邀請賽期間,由日本教練率領的杭州綠城U18隊伍的球商相對較高。領隊兼教練許磊說:“我們和日本從小的教學理念不同,日本教練主要側重教孩子們在比賽中的創(chuàng)造性,我們則是填鴨式。所以,同日本的青少年相比,我們在場上的控制能力有較大差距。”
許磊稱,杭州綠城請岡田武史擔任青訓總監(jiān),所有青少年隊伍的教練員都由日本教練擔任,啟用日本教材,將對孩子們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從2016賽季開始,杭州綠城從U10開始設置單年齡段隊伍一直到U13,此前已經U15、U17、U19,后備人才將會更多。
2015年,在日本舉行的薩尼克斯杯上,杭州綠城遇到了日本98年齡段國少隊,當時的結果是綠城隊0比5大敗。許磊這樣解讀那場比賽:“從真正的比分角度,按照正常的實力應該不會這么大。但是從專業(yè)技術層面講,日本球隊在場上的控制能力的確比我們強很多。打到40分鐘以后,我們和日本隊的控制力比例是3比7,甚至有時候會出現(xiàn)2比8,這是由日本球員良好的技術和閱讀比賽的能力,以及整體默契的配合決定的。與他們相比,我們有時候僅僅剩下身體方面的優(yōu)勢。”
說到身體,許磊談到了2009年在韓國與日本的柏太陽神、橫濱水手U13隊伍打比賽的情況,“當時,我們贏了對手,但我們的控球技術和控制比賽的能力不行,因為比對方大一歲,才依靠身體力量和反擊險勝對手。平心而論,同年齡段的青少年球員,或者說俱樂部VS俱樂部,我們和日本正常的差距是兩個球。也許會有爆冷的機會,只是從技術和控制力以及場上的主動性方面講,我們和日本的比例是4比6。”
許磊還從球隊比賽的一些數(shù)據(jù)方面佐證了中日球隊的差距:杭州綠城在國內打了44場比賽,進了100多個球,失球30多個;和日本球隊打了21場球,進了23個球,丟球卻達到了40多個。更讓許磊驚訝的是,他們和日本的一所高中隊伍進行比賽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所高中從高一到高三都有一支隊伍,而且三支隊伍共100多名學生的水平與杭州綠城球員的說平基本相當,足見日本足球后備力量的強大。
這種尷尬的現(xiàn)狀,是青訓體系、全國性的競賽系統(tǒng)以及青少年教練員的水平決定的。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建立科學的全國性競賽系統(tǒng),同時培養(yǎng)一批真正高水平的青少年教練員,提高他們的待遇,臥薪嘗膽20年之后,中國足球的面貌才能發(fā)生根本的改變。
對于青少年教練員的水平如何提高,許磊說:“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我們的青少年教練員送到國外潛下心來系統(tǒng)學習和實踐3年至5年,然后回國找到合適的位置,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真正現(xiàn)代的足球理念,長大以后踢球不僅僅依靠身體、速度和力量,更要依靠良好的技術、意識以及閱讀比賽的能力。我們老板早已想到了這一點,包括我在內的三名年輕教練是重點培養(yǎng),今后可能會有出國學習的機會,如果真到了那一天的時候,我一定會倍加珍惜。最起碼,在我自己的范圍內,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進行填鴨式教學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