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迪瓦拉就是下一個皮耶羅 1億也不能賣
早在賽季之初,尤文陷入泥淖時,外界就有對阿萊格里“疑人不用”的批評,當時尤文圖斯遲遲找不到感覺,丟球很容易,進球很難,阿萊格里一直摸索不出一個穩定、高效的組合,而頂著4000萬身價的迪瓦拉,又不得重用,令人很難理解。
需要說明的是,阿萊格里是“不重用”,不是“不用”,當時阿萊格里還專門反駁輿論說法,擺數據說迪瓦拉實際上場時間不少。但阿萊格里實際上玩了個詭辯,令人困惑的并非“不用”,而是“不重用”,尤文花4000萬引進處于上升期的迪瓦拉,就是從徹底換血角度,為未來著眼的,何況迪瓦拉在有限的“非重用”上場時間里,表現并不差,超級杯戰拉齊奧,替補上場后門前把握第二球鎖定勝局,對羅馬兩球落后,他又替補上場扳回一城,一度帶來扳平希望。但阿萊格里一直沒有讓他成為“絕對主力”的意思,即使迪瓦拉已明顯表現出可以為球隊帶來新鮮的沖擊力時,阿萊格里仍持“先放一放”的態度。
但這絕非巧合,尤文圖斯從舉步維艱磕磕絆絆,到如今一口氣10連勝,恰恰是樹立了迪瓦拉為絕對核心(同時拿下莫拉塔的主力位置),即使在這10連勝中,初期的幾場勝仗,迪瓦拉仍非主力,比如10連勝中第二勝,客戰恩波利,迪瓦拉尾聲階段替補上陣破門,3比1鎖定勝局。真正讓迪瓦拉站住的,是10連勝第三場對AC米蘭,這場迪瓦拉終于首發主力,這也意味著對他的大考,如果表現平平,則必然回去繼續當“第一替補”。
平心而論,那場尤文仍還在摸索,進攻不成套路,場面艱澀,但米蘭毫無進取之意,一心死守,最終被迪瓦拉靈光一現,一球擊沉。
從那以后,迪瓦拉徹底樹立了絕對主力地位,阿萊格里也不再將其視為可用攻擊箭頭之一,而賦予他更多職責,范圍擴大到前場進攻。而發燙的迪瓦拉,也確實讓尤文的勝仗變得“輕易”很多,尤以輕取維羅納、大勝烏迪內斯為最,迪瓦拉早早的任意球破門,讓對方一下子打消死守死拼之算盤,也讓尤文比賽后續進程更為順手。
至此,迪瓦拉已完全成功融入,取代了特維斯的地位,而且尤文進攻套路也已練熟,下半程也必然以迪瓦拉為核心。不過,從迪瓦拉身上表現出的特質看,可能尤文仍然遠遠低估了他。迪瓦拉原先的定位是新特維斯,現在看來,應該修正為新皮耶羅。
技術風格上,迪瓦拉確實更像皮耶羅而不是特維斯,更偏向“靈”而不是“兇”。目前迪瓦拉所表現出的盤射能力,已不在同齡的皮耶羅之下,靈氣、腳下能制造驚喜、能刷任意球、容貌英俊逼人……這就是皮耶羅的模子。難得的是,與“皮耶羅區域”一樣,迪瓦拉也開始有了自己習慣性區域的跡象——皮耶羅區域為中路偏左,大禁區左前方,皮耶羅經常在這個角度右腳內側敲出掛大門右上角的弧線球,“迪瓦拉區域”也在中路偏左,通常是迪瓦拉左腳打球門右側,對亞特蘭大、拉齊奧的遠射,對都靈意大利杯錦上添花的第4球,都是這一類。
迪瓦拉年僅22歲,正處于爆發式的上升期,比賽中已經有令人感覺與普通球星不一樣的躁動。而22歲的皮耶羅,已作為主力之一經歷了1994-95賽季的意甲冠軍、和1995-96賽季的歐冠,到了1996-97賽季,他的地位從“絕對主力之一”變成了“絕對主力”,已是那種可以憑借個人能力直接扭轉比賽的巨星,1995、1996連續兩年金球獎評選,皮耶羅均進入前4,這是他的個人歷史最高排名,當時意大利對皮耶羅的期望,是能獲得金球獎的歷史級巨星。
誠然,由于傷病、個性、能力等因素,皮耶羅最終未能達到金球獎級別,但他以另一種方式——隱忍、謙和,在平靜中舒緩地發揮自己的能量,最終戰勝了漫長的歲月,成為尤文俱樂部歷史第一球星。
尤文歷史上,一直有皮耶羅這一類的球星存在——博寧佩爾蒂、西沃里、普拉蒂尼、巴喬,球風優雅,盤帶靈動,能以個人力量帶動全隊,如今,迪瓦拉已經展現出這種潛質。
從俱樂部經營角度,尤文也迫切需要這樣一位球星,在邁入“3億俱樂部”——成為意大利第一家年營收額達到3億的俱樂部之后,尤文在電視轉播、廣告贊助、門票等商業開發領域都已臻極限,距離歐洲超一流的皇馬巴薩、拜仁曼聯仍有距離,包裝球星,將是下一個熱點。
布馮很快接近退役,尤文迫切需要一個俱樂部代表,應將目光放長遠,不單純滿足“再造齊達內”,待球星升值后高價出售,而應該提前著手培養、包裝下一代旗幟,高拋球星或許會帶來現金收入,比如已在熱炒的波巴1億身價,但旗手無價,他帶來的潛在人文價值無法用金錢計算,更何況打造一個金球獎級別球星,足以為俱樂部在全球增長難以估量的球迷群體,迪瓦拉,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