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神被砍再創罰丟紀錄 規則不合理還是自己不爭氣

殳海01-21 22:02

  德懷特·霍華德開場55秒就因為腳踝受傷離場,打破了活塞和火箭之戰雙方內線實力對比的平衡,也成為點燃火箭執行主帥B.J.比克斯塔夫“邪惡”想法的關鍵:是啊,魔獸離場,火箭再沒有內線球員能夠和安德烈·德拉蒙德正面抗衡了,可另一方面,火箭也可以開心地開砍莊神,而不用擔心對手在魔獸身上報復了。

  于是德拉蒙德成為了歷史創造者,全場36罰13中,單場罰丟23球創造了NBA歷史新紀錄,為了達成砍人的目標,火箭隊甚至在下半場開賽時就遣上許久沒有出戰機會的K.J.麥克丹尼爾斯,這個年輕人竟然在30秒內就送出5次犯規,直接把莊神送上了罰球線,面對這又好氣又好笑的場景,作為受害人的德拉蒙德頗為無可奈何,可和此前每一個被砍的球員一樣,他并沒有什么可抱怨的。

來自姚明的故事

  在德拉蒙德之前,NBA單場罰丟球的紀錄保持者是近年來被砍最多的德安德烈·喬丹,他本季對陣開拓者曾經有過34罰12中的表現,但在近期NBA官方發布的一支小短片中,特別公布了一段小喬丹出戰2015年中國賽期間在上海與姚明的對談。

  對話中,小喬丹吐露出了自己從小作為火箭球迷的身份,身為休斯敦的人他曾經是火箭的忠實擁躉,“可是我們得到了狀元簽,之后我就不再看比賽了,因為我們竟然用狀元簽選了一個7尺6寸的中國人?!毙痰ら_玩笑說。

  但他也欣然承認,在日后他被姚明迅速征服了,其中最讓他羨慕的一點是:“你作為球隊的中鋒,竟然在幫球隊執行技術犯規的罰球,我太愛那個了?!边@就是人的天性,總是喜歡崇拜自己無法做到的事,姚明也希望像小喬丹一樣說飛就飛,可他本人的罰球技巧也足夠讓喬丹羨慕終生了。

  可出乎小喬丹意料的是,姚明在隨后講述了一個意外的故事:“我可以告訴你一點有關我罰球的故事,我并不是天生罰球就很準的人,”姚明說,“那是在遙遠的16年前,一次國際上的中學生比賽,我在最后一分鐘里罰丟了6個球,對手玩命地對我犯規,而我們以你輸掉了3分?!甭牭竭@時節,小喬丹就點頭表示:我太能體會那種感受了……

  姚明說,那次輸球對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從那一天開始訓練罰球,一直花費了四五年時間才真正有所改善,而其中的秘訣除了努力練習再無他物,“每一天,我永遠都在練習,從未停止過。”即便在NBA,姚明也有過罰球命中率穩步上升的體驗,生涯前三年他80%的罰球命中率作為中鋒當然已經足夠出彩,可在對自我的不懈追求下,他生涯后5年的罰球命中率是驚人的85.9%。

來自格里芬的激勵

  無獨有偶,同樣作為選秀狀元的布雷克·格里芬也經歷過類似的故事,生涯第二年罰球命中率只有52.1%的他,曾經也是“砍人戰術”重點照顧的對象,可如今已經成為大個子之中優秀中距離投手的他,幾乎不會再被對手主教練重點照顧。

  歷史級傳奇球員中,新秀季罰球命中率僅有48.1%,生涯第四年開始罰球命中率就來到76.1%的卡爾·馬龍也是一個優秀的范例,他們都用親身經驗證明了:什么才是躲避砍人戰術的最佳辦法。

  誠然,“砍人戰術”對于比賽有著一定的傷害,快艇主帥道克·里弗斯曾開玩笑,如果比賽總這么打,散場時球館里賣熱狗的小哥都要走光了??蔁o論是里弗斯這樣的教練,還是小喬丹、德拉蒙德這樣的球員,需要深刻自省的地方在于:“砍人戰術”會出現的根源,還是在于他們本身的罰球太不過關了。

  一個簡單的算術題,當今全聯盟進攻最犀利的勇士隊,每次出手的平均得分是1.32分,那么對手將一名球員送上罰球線,只要這位球員罰球命中率達到66%以上,那從數學的角度來說,“砍殺”這名球員就會變成一筆賠本買賣——讓罰球命中率突破66%,真的是一件無法完成的任務嗎?

  的確,NBA官方曾經為了比賽的流暢度、觀賞度數度修改規則,比如在大家不愛投三分的時候,NBA曾經在1995年縮短三分線,鼓勵球員們增加三分出手;再比如2005年“手測”(Handcheck)規則的出臺,讓球員們在防守時動作有所收斂,外線突破高手們的取分難度因此下降頗多。聯盟會修改有關“砍人”的規則嗎?目前看來還不得而知,如果為了少數幾名球員獲利就修改一項規則,對NBA聯盟來說衛冕有因噎廢食之嫌。

  所以在現行的規則下,奉勸這幾位經常被故意招呼的球員,你們唯一的選擇就是練好罰球,像小喬丹這樣經常說“在訓練中其實我已經能找到感覺了,可一旦走上賽場就會變得不一樣”的小朋友,這只能說明你的訓練依舊還沒能夠到位而已。

  而在今日打破紀錄的德拉蒙德也表示自己將坦然面對:“所有球隊都會想方設法贏得比賽,這只是一種戰術而已。所以對我來說,我只能站上罰球線,去面對這一切?!比绻麩o法改變規則,那就只能學會適應規則,這是值得送給所有人的忠告。

NBA  /   罰球  /   技術犯規  /   小喬丹  /   德拉蒙德  /   姚明  /   格里芬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