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短期難以歸化外援 三點原因限制外援改籍

馬德興01-27 14:09

“歸化球員”不是新鮮話題,圍繞著中國足球是否應該歸化球員,早就展開過爭論。1月23日,中國足協(xié)專職副主席張劍在北京進行的一個足球論壇上再次涉及此話題。不過,短時間之內(nèi),恐怕“歸化”并不現(xiàn)實。

足協(xié)領導連續(xù)談及歸化

在這次論壇上,張劍被問及外籍球員的歸化問題時稱:“跟公安部門有探討,這里面的核心問題必然涉及到法律問題、體制問題和人口管理問題,所以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我也只能說到這里了。”張劍同時承認,“這里面的確不是那么簡單。”而在一個月前于昆明進行的足代會二次會議期間,中國足協(xié)主席蔡振華也曾被問及歸化球員的問題,蔡主席稱:“關于歸化球員的問題我們也在研究,這個很復雜,不是我們努力一下就能夠做好,這涉及國家的法律和國家的政策,包括涉及中國國情。我們一直在考慮這件事,也在跟有關部門進行商議。”

從蔡振華到張劍連續(xù)被問及這個話題,其主要原因,恐怕是目前中國足球的水平不高,尤其是國字號隊伍連續(xù)在洲際大賽中成績不佳,而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吸納了外籍歸化球員,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球迷希望國家隊也能夠吸納外籍歸化球員,能夠在世界大賽中取得好成績。

對于歸化球員的問題,張劍也談了自己的看法,“我們?yōu)槭裁匆畾w化球員’?要跳出‘歸化是為了提高國家隊的成績’這個概念,它是個大概念,因為任何球員最后具體的形態(tài),最終落地不會落在國家隊,不能說國家隊引進了哪一國的球員,這名外籍球員最終一定是落到俱樂部或者社區(qū)里面,他要入籍的,這是技術層面。從社會層面來說,我認為他(歸化球員)是促進國際足球交流,促進文化交流,促進人才交流,促進中國足球和國際足球更好的融合。我覺得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才是更正確的視角。”

短期之內(nèi)歸化難以實現(xiàn)

不管是蔡振華還是張劍,應該說在談及歸化球員的問題時,都已經(jīng)說得足夠清楚了。外籍球員“歸化”與否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中國足協(xié)這個層面說了算的。如果想要實現(xiàn)“歸化”,恐怕首先就應該是由人大修改《國籍法》,而人大要修改《國籍法》,前提則是人大代表要提案、有此類動議。在人大會議上通過之后,才能修改《國籍法》。從動議到修改、再到批準、并最終實施,都需要一定時間,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樣,說改就可以修改的。此乃其一。

其二,按照國際足聯(lián)章程的相關規(guī)定,任何一名入籍球員,需要提交國際足聯(lián)備案,國際足聯(lián)在審批之后才能批準其代表入籍國家參賽。在這方面,國際足聯(lián)有嚴格的規(guī)定。譬如,第一條就是必須在入籍國或地區(qū)連續(xù)生活滿五年。以目前中超或中甲各個俱樂部所引進的外援,能夠連續(xù)在中國踢上五年球的究竟有多少人?由于國內(nèi)俱樂部所引進的外援年歲都不小了,居住滿五年之后,其技戰(zhàn)術水平究竟如何?這是一個很難有答案的問題。

第三,按照國際足聯(lián)的相關規(guī)定,歸化外援在代表新入籍的國家參賽之前,不能代表原國家隊參加過任何國際A級賽。如果這些外援連原先的國家隊都未曾代表過,何以說明這些外援的水平就是最高、最頂尖的?更何況最近一兩年來,隨著各個俱樂部的投入加大、各種資本的介入,引進的外援質(zhì)量確實越來越高,但是,這些高質(zhì)量的外援的衡量標準之一就是是否現(xiàn)役國腳或曾入選過國家隊。于是,這些外援讓中國操作的空間究竟有多大?

在同時具備的上述幾項條件之后,讓這些外援放棄本國國籍,選擇加入中國國籍、持中國護照,對他們的吸引力究竟有多大?這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