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我的奮斗》 諾維茨基18年尚未寫完

羅珂02-27 10:23 體壇+原創

退役儀式

我不是那種高調宣布“這是我最后一季”的人。待到該離開的時候,我就走了。

2015年11月29日,星期日下午,德克·諾維茨基正在等待達拉斯飛往薩克拉門托的航班,突然間一條爆炸性消息傳來:科比·布萊恩特在本賽季結束后正式退役。

這則新聞讓諾維茨基很難過。一方面,長久以來他都非常尊重科比,甚至經常打完比賽后飛馳回家,只為能趕上看晚開球的湖人比賽。“我始終認為科比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球員。奧尼爾和鄧肯和他差不多,但科比的進攻天賦是最棒的。如今的湖人可能一個賽季只贏20場,但他們從來都離不開科比。我喜歡他的打球方式及殺手本能。”另一方面,他和科比都已是37歲的老將,比賽時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那天晚上,入主薩克拉門托凱悅酒店、躺在按摩床上接受按摩師凱西·斯潘格勒理療的德國人,禁不住思考起自己的未來。

諾維茨基并不是個愛自省的人。10年前他受導師霍爾格·格希維德納“逼迫”開始寫日記,但往往幾周都忘了動筆;后來他覺得每天補記雞毛蒜皮的事情實在是個負擔,所以干脆不寫了。同樣,諾維茨基也不喜歡招搖。2011年率小牛奪得隊史首冠后,他居然偷偷溜走了。直到NBA公關負責人蒂姆·弗蘭克追到更衣室,告訴他這是個值得珍藏的美妙時刻,如果他缺席實在太奇怪,諾維茨基才重返賽場領取總決賽MVP獎杯。

與科比不一樣,諾維茨基對告別巡演毫無興趣。“我可不想每到一處都和人擊掌告別, 或者為我搞什么大場面。”諾維茨基搖著頭,抬了抬胳膊,“我絕不會那樣。我不是那種高調宣布‘這是我最后一季’的人。”他頓了頓又說:“待到該離開的時候,我就走了。”

幸運的是,現在還不是離別的日子。諾維茨基曾經的死敵之一凱文·加內特,39歲的他重返森林狼后基本相當于助教。和諾維茨基同年進入NBA的皮爾斯,38歲的他在快艇發揮不盡如人意。39歲的鄧肯和38歲的吉諾比利,也已不再是馬刺的絕對核心……諾維茨基則不同,他還是球隊的頭號得分手,迄今場均貢獻17.4分6.6籃板1.6助攻0.7搶斷0.7蓋帽,三分球命中率仍有38.8%,幫助球隊穩居西部季后賽行列。盡管單打強投不復當年之勇,但招牌的金雞獨立后仰投籃仍然無解。

十多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諾維茨基的出色發揮:習慣他罰球時膝蓋收攏,并哼著搖滾樂隊Counting Crows的歌;習慣在范特西游戲選秀時忽視他,但又被他打臉;習慣嘲笑他的防守,但又為他取得的成就折服——NBA首位出生在歐洲的常規賽MVP,小牛隊史首位總決賽MVP,投射型四號位的開創者,為幫助球隊兩次降薪的杰出領袖,歷史總得分榜高居第六、過去20年最好的得分手之一……

如此榮譽等身的球員,未來某天居然只想用一條推特或一則文字新聞和球迷告別?這就是諾維茨基,低調且偉大。

外籍球員

我從來就不是這個世界上最自信的人。這幫年輕人進聯盟第一天起就覺得自己屬于這里,這和我完全不一樣。

作為1998年9號秀,人們對諾維茨基有著很高期待,也難免拿他與前輩比較。“我總是逗他,”曾和諾維茨基做過隊友的格雷·特倫特說,“我會說,‘伯德退役了,我們需要另一位金發白人拯救聯盟。’”這當然是個玩笑。但諾維茨基確實給NBA帶來了生機,不僅因為他的背景——當時聯盟只有38名國際球員,現在則多達100人——還因為當時聯盟里的七尺長人都是巨大笨重的家伙。

作為諾維茨基的伯樂,當時的小牛主帥老尼爾森毫不猶豫將其簽下,并希望他能拿到最佳新秀。但這位來自德國維爾茨堡的20歲青年,菜鳥賽季還做不成救世主:場均不過8.2分,遠投命中率僅有20.6%。他太瘦弱,進攻根本無法靠近籃下,防守也很難限制內線對手。那個賽季第二場比賽,他的對位對手本是勇士大前鋒特里·卡明斯。“我的朋友,他對你而言過于強壯了。”老尼爾森對諾維茨基說。隨即,德國菜鳥被安排去防守“小蟲”博格斯,身高僅為1.60米的控衛,也是NBA史上最矮球員,這樣可以避免他在禁區被對手蹂躪。“完全是一出鬧劇。”諾維茨基回憶道。

而在場下,諾維茨基的生活方式同樣與眾不同,出生在小城的他,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用ATM機, 對美國也一無所知。小牛隊甚至不得不安排一名工作人員幫其繳費。作為新晉百萬富翁,諾維茨基沒買豪車,只是租了輛雪佛蘭代步。搞笑的是,直到那個賽季最后兩周,得州已經熱得不行,他才學會開空調。諾維茨基還對特倫特說,三明治里不應該同時夾花生醬和果凍,后者對此不屑一顧,“這里是美國,我們就喜歡這么吃。”

“我從來就不是這個世界上最自信的人。”德克說,“我初來乍到,很害羞,不知道該說些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取得成功。現在你看看這幫年輕人,他們進聯盟的第一天起就覺得自己屬于這里,他們注定要出人頭地。這和我完全不一樣。”

如果現在和諾維茨基的隊友這么說,他們會笑話你的。害羞?沒自信?這可不是他們認識的德國人。2014年7月與小牛簽約的錢德勒·帕森斯說:“我來這兒之前,覺得他是個安靜的德國人。打球很努力,做得多說得少。”

可現實是怎樣的呢?在國王主場進行投籃訓練時,諾維茨基和德文·哈里斯比投三分,5個點,每點5個球。進行到左側最后一個點時,雙方依然打成平手——

“我正和壓力做愛!”諾維茨基高聲喊著,穩穩出手,球空心命中。“看我的!”他吼叫起來。不過,哈里斯也投進了。德國人隨即調侃起格魯吉亞中鋒帕丘利亞:“來吧,扎扎。歐洲人就應該并肩作戰,還等什么?”然后他發現了呆在旁邊看手機的新秀賈斯汀·安德森:“嘿,菜鳥,你看好了!”

最終,諾維茨基成功地讓每個人都關注自己,然后……他投丟了。“喔,不!”伴隨著諾維茨基的哀嚎聲,哈里斯投進,比賽結束了。晃著手的諾維茨基并不在乎輸掉對決,他登上球隊大巴,看到J.J.巴雷亞正在做訪問,就用手指捅著對方的耳朵:“別把我的秘密泄露給他!”

你看到了,他根本不害羞。要是和諾維茨基混熟了,他就不會再喊你名字,而是代以各種古怪綽號,比如“驢”、“漢堡”,甚至“爛泥”——如果他真的特別喜歡你。如果關系更進一層,諾維茨基就會侵入你的私人領地。就像前小牛球員布萊恩·卡迪納爾。上賽季小牛客場挑戰步行者,諾維茨基和球隊一些工作人員跑到卡迪納爾家做客。如今在普渡大學上班的卡迪納爾正在外面做演講,于是諾維茨基們干脆帶著卡迪納爾的妻兒出門玩了一圈。那天晚上,卡迪納爾還收到了張照片——諾維茨基站在他的衣柜里,舉著他的西裝哈哈笑,“耶,我不記得自己穿過這件衣服啊!”

老尼爾森的兒子,小牛總經理小尼爾森感慨道:“幾乎沒有超級球星會像他這么做。”

金雞獨立

居然有這么多人認可這種投籃。說實話這沒什么難的,只要你能保持平衡,而且不怕身體接觸。

過去這些年,小牛歷代主帥都對諾維茨基給予重任:老尼爾森允許他在外線持球單打;“小將軍”約翰遜扶持他成了進攻絕對核心,包括左側低位單打和45度與中鋒打擋拆;卡萊爾則幫他開發出了罰球線單打,這也是他當年率隊奪冠的撒手锏。而如今大多數情況下,諾維茨基在場上的作用已變成定點投手、高位策應、拉開空間……但只要在場上,他就能改變對方的防守。

另外,一個在名人堂巨星身上不可思議的現實是:有時候你會看不到他。進攻時他總是腳下拌蒜,就像臺生銹的發動機。中鋒泰森·錢德勒回憶起自己2010年加盟小牛時的情景,“我看著諾維茨基的移動,感覺就像……我們沒希望奪冠了。”幾天后他忍不住跑去問小牛首席訓練師凱西·史密斯:“德克是怎么回事?他受傷了?膝蓋有毛病?”

“沒有。”史密斯回答,“他一直就是那個樣子。”可就在那個賽季,小牛奪冠了。還在美國國家隊任職的史密斯評價道,諾維茨基絕不是訓練偷懶,相反在他共事過的球員里,像德國人這么敬業的只有科比和基德。

和小牛在常規賽和季后賽對抗多次的小斯表示,這是因為諾維茨基的打球節奏與眾不同:“你根本沒法預測,因為他的動作實在太詭異。”而他的撒手锏金雞獨立后仰投籃也很別扭:膝蓋彎得厲害,胳膊肘和腿都抬得極高,出手點更是高得離譜。后來,包括科比、勒布朗、杜蘭特等許多球星都開始學這招。“真可怕,太殘酷了,居然有這么多人認可這種投籃。”諾維茨基說,“說實話這沒什么難的,只要你能保持平衡,而且不怕身體接觸。”

小牛老板庫班也曾經模仿過諾維茨基的投籃,還不是最高級的金雞獨立后仰投籃,但已經感到這是不可能的任務。“他平時練得非常瘋狂,直到不做錯為止,完全達到一種條件反射。絕大多數人根本做不到。我可以像他那樣投幾個球,但過不了多久我就累死了,胳膊都抬不起來,身體重心后移,疲憊得根本無法保持平衡。但德克不會,他幾乎始終保持一個姿勢。”

孤獨領袖

只要身體能夠承受,只要仍感受到籃球樂趣,我就會打下去。

在NBA的第18個賽季,諾維茨基絲毫不敢懈怠。他會早早跑去訓練館,和新秀替補們一起練習,每天半小時的投籃訓練雷打不動。主場的訓練課后,他還會加練半小時,并在賽前進行特別投籃訓練。和哈里斯的那種投籃比賽,也是他訓練的一種方式。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他會趁著賽前介紹球員開始前再投幾個球——45度角投3次,罰1個球,以及1次中遠距離的金雞獨立后仰投籃——他怕自己在奏國歌到跳球這10分鐘里失去投籃手感。

這就是諾維茨基曾連續14個賽季得分領銜全隊的秘密,直到上賽季被蒙塔·埃利斯超越,但本賽季埃利斯遠走印第安納,德國人又成了小牛得分王。“我敬重德克本賽季的付出,他再次帶隊穩居西部季后賽中游,說實話,我對他心存敬畏。”泰森·錢德勒說。奪冠后這五年,諾維茨基身邊有太多只合作一季的“露水隊友”;所以卡萊爾才會在比較諾維茨基和伯德時為德國人喊冤。“兩者最大區別就是伯德整個職業生涯都和四五個名人堂級別隊友并肩作戰,而德克也曾有過這樣的隊友,但大體上說18年來他都是一肩扛起球隊。”

最近幾年,諾維茨基從來不在賽季期間喝酒;而從27歲起,他就不再吃糖。去年感恩節諾維茨基吃了些甜點,那是他整年的第一次:南瓜派、清涼維普和紙杯蛋糕。結果第二天他就后悔了:“我覺得它們聚集在我的腳踝里。我有骨刺,那種感覺差不多,那里一發炎我就能感覺到。”

道理人人都明白,但知易行難。為了減輕膝蓋和腳踝的壓力,諾維茨基不斷減重。已經是兩個孩子父親的他,很多晚上都是一個人睡覺——高齡球員只有休息好才能保持身體狀態。到了夏天休賽期,年輕時曾討厭健身的他也不能放松訓練要求。上賽季首輪被火箭淘汰后,德國人整整在訓練館泡了三天。作為美國國家隊訓練師,史密斯手里有許多職業運動員、奧運選手的身體數據,個子超高的諾維茨基在身體控制力方面卻是得分最高的。老尼爾森記得有個新秀球員宣稱要像諾維茨基那樣苦練,甚至堅持得更久,結果呢?“他堅持了差不多一個星期吧。”

因此,人們都堅信諾維茨基能夠履行完現有合同:再打一個賽季。諾維茨基則說:“只要身體能夠承受,只要仍感受到籃球樂趣,我就會打下去。”

卡萊爾對諾維茨基無比呵護,他會盡量安排這員老將輪休,而且將其出場時間細化——極少連續打6分鐘,并勸阻他過度訓練。“德克拿的是終身合同。”庫班說,“他還能打多久,取決于我們構建球隊的進程。如果我們是一支只需要他接球就投的球隊,他再打五年沒問題。可如果讓他肩負重擔,那就難說了。”

黑暗歲月

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不確定自己能改變什么,我只是想著學習進步。

無法重溫冠軍滋味固然痛苦,但對于諾維茨基而言,沒有什么痛苦能夠和2007年相比。2005-06賽季,小牛在總決賽2比0領先卻被熱火連扳4局翻盤。“我們的慶功游行路線都畫好了。”諾維茨基說。接下來的賽季,小牛在常規賽拿到隊史最多的67勝,可作為西部頭名的他們卻被老尼爾森打造的跑轟勇士擊敗。失利后的諾維茨基在客隊更衣室大發雷霆,抓起一個60磅重的垃圾桶扔在地上;離開球館時,他還把走廊的石膏板扯壞了10英尺。這還不是最痛苦的:作為那個賽季的常規賽MVP,諾維茨基還要發表獲獎感言!

“我知道他們都在想著同樣的事。”在達拉斯的美航中心,出現在大家面前的諾維茨基看上去無比憔悴。他說自己會看開,可嘴里吐出的每一個字,都感覺得到心碎和崩潰。那可能是NBA歷史上最無快樂可言的獲獎感言。

作為聯盟首個“歐洲出品”的MVP,諾維茨基一直沒有擺脫軟蛋的指責,這也是幾乎每個歐洲球員都逃不掉的標簽。但這不是真正的諾維茨基,小牛上下都知道,每當球隊步履蹣跚,德國人就會變得很可怕。庫班記得那個賽季伊始小牛經歷四連敗后,諾維茨基嘴里罵罵咧咧簡直沒聽過。因此在MVP的領獎臺上,諾維茨基心里只有失望。“他背負了太大的奪冠壓力。”老尼爾森說,“我從未見過有球員如此好勝。”

季后賽失利,未婚妻克里斯托·泰勒背叛,接下來幾年,諾維茨基的日子依然艱難。尤其對于泰勒監守自盜,諾維茨基一直不愿意提及。“他不想再回憶這件事。”諾維茨基自傳電影的導演塞巴斯蒂安·德恩哈特說,“他認為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了。”

“有些是你總要經歷的,無論場上還是場下。”諾維茨基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我不確定自己能改變什么,我只是想著學習進步。我把自己看成一個學生,繼續學習,繼續進步。”

球癡人生

我在NBA打拼多年,這實在是段不可思議的旅程,籃球就是我的全部。

在某個時刻,諾維茨基也曾想過離開達拉斯。那是在2010年7月,他恢復了自由身。在家中,諾維茨基和庫班見面,陪同的還有霍爾格教練——諾維茨基沒有正式經紀人,其合同都是由教練代理。當時有些迷茫的諾維茨基,看到的是個眼淚汪汪的老板。“在我看來,這是次情緒化的交流,他說,‘我們一直在一起,我們建起這支球隊,我需要你。’第一句話就打動我了,這些年我們并肩作戰,他是對的。”最終的結果是,諾維茨基決定降薪續約,他簽下了4年8000萬的合同,比頂薪整整少拿了1600萬。

“我想在一支強隊里打球,我希望球隊有更多薪金空間引援,變得更強。庫班對我一直很真誠,降薪后我仍然是聯盟薪水最高的球員之一。我的工資已經不少了,但對我而言錢不是最重要的。”諾維茨基說,“當然,我們都沒想到新約第一年就能奪冠。自此后,我就沒必要去其他球隊贏得冠軍戒指了。我可以在這里告老了。”

時光荏苒,2011年奪冠的小牛看起來愈發不真實。用小尼爾森的話說,“就像《錯位玩具島》的劇情。兩個主力后衛,巴雷亞似乎只有4英尺1英寸高,基德則有57歲了。”總決賽第一場和第三場,小牛都輸給了熱火,隨后達拉斯人在主場取得兩連勝;第六場,客場作戰的小牛半場僅領先2分,諾維茨基則發揮失常,12次出手僅進1球,顯然他想得太多了。回到更衣室后,諾維茨基發現隊友兼密友卡迪納爾居然在祝賀他:“耶!你搞定他們了!”

諾維茨基懵了:“你沒事吧?”

卡迪納爾不為所動,和德國人擊掌:“你已經把所有會投丟的球都投完了!”

迄今,卡迪納爾仍認為那是他在小牛奪冠路上的最大貢獻。受到好友激勵的諾維茨基笑了。“他真是頭驢。盡管球隊領先,但當時我還有點泄氣。”諾維茨基回憶道,“我低著頭不停在想,我到底怎么了。可卡迪納爾這個怪咖卻祝賀我。”下半場,諾維茨基獨得18分,小牛成了總冠軍。作為2008年奧運會德國代表隊的旗手,以及2011年NBA總冠軍得主,諾維茨基圓滿了。

一年后,他和2010年相識的杰西卡·奧爾森結婚了;如今,夫妻倆會教孩子們三種語言。但諾維茨基最喜歡做的事,還是星期五晚上全家一起坐在沙發上看NBA比賽。“哦哥們,我喜歡看斯蒂芬·庫里的比賽。”諾維茨基說,“他手感火熱時,每次拿球我都想高喊,投啊!”

打了這么多年籃球,諾維茨基仍然深愛著這項運動。好朋友納什曾鼓勵他找點別的樂子。“他會嘗試下,假裝興致勃勃,但堅持不了多久。”如今投資兩支足球隊,又做了電影制片人的納什說,“我尊重他的想法,他找到了自己的最愛,他也堅持下來了,不離不棄。有些人興趣廣泛,但他初心不改。他如此專注和認真,而我做事不夠認真,他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庫班則說:“他教會了我嚴于律己和全力以赴,我學會了紀律成就偉大。”

對于自己的拍攝對象,德恩哈特導演的評價是:“他真的只想著籃球,其余事情都不在乎。他不想揚名立萬,不在乎賺廣告費,他只想打球。他從來不想著通過其他方式掙錢。我第一次和他見面時,他根本不想拍電影,他說自己無聊到沒什么可拍的。”

這就是德克·諾維茨基,未來的名人堂成員。無論什么時候離開NBA,他也不會離開籃球。他愛這項運動,愛到深入骨髓。“籃球對我意味著太多。十三四歲時我代表國少隊打球,在歐洲南征北戰,去過許多國家。而那時候,我的很多同學連家鄉都沒出過,更別提出國了。因為籃球,我很幸運,增加了許多見識。我在NBA打拼多年,這實在是段不可思議的旅程,籃球就是我的全部。”

諾維茨基  /   NBA  /   小牛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