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志明:體育門戶節奏手心冒汗 自媒體內容是根本

體壇大牌03-24 10:19 體壇+原創

  體壇大牌第二十期專訪,我們邀請到了自媒體《魯能泰山資訊》lunengtaishannews創始人牛志明先生


  體壇大牌:大學期間,您就給各大體育門戶供稿,那時有稿費嗎?對您的學業有沒造成影響?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稿費肯定是有的,記得當時一個月的收入還是不錯的,基本從大二開始,就沒有給家里要過學費,全部自理。

  對我的學業應該沒什么影響,畢竟我學習的就是體育新聞這個專業,給門戶網站供稿,正好是學以致用,得到了鍛煉。也因為這個因素,我才認識了很多門戶網站工作的朋友,學到了很多。

  體壇大牌:現在有沒讓你特別想念的同學?畢業后回過母校嗎?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很想念的同學也有,但是大家基本都不在成都了,畢業后經常出差,也看到了很多同學,那種感覺很親切。畢業后回過兩次母校成都體育學院了,每次都很有感覺,都會去校園里轉一轉。



自媒體《魯能泰山資訊》創始人牛志明

門戶節奏論秒出新聞

  體壇大牌:在騰訊體育工作期間,給您帶來了怎樣的收獲?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當時正好是2008年奧運會,我到了北京后,還沒有找到實習單位。第一次面試是在華奧星空,后來也通過了。但是當時有一個師兄在騰訊,就介紹到了騰訊實習。當時本來應聘的是編輯,但是后來有個跑排球的記者突然有事情無法采訪,我就把排球的新聞采寫接過來了。當時也沒怎么接觸過排球,只是之前了解過一些,完全憑勇氣在做。

  最大的收獲就是那種門戶網站的工作節奏,當時真的出新聞是論秒的,賽后出稿件,必須要快速,及時,這一點感觸很深。而且當時還有幸現場采訪了奧運會女足的比賽,也算是一次一線的嘗試,學到了很多東西。

  體壇大牌:2008年是體育人才招聘高潮期,當時幾大門戶和垂直網站都有指標,為什么選擇移動夢網?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從我個人的理解來看,奧運會后其實是一個最難進人的階段,畢竟奧運之前就有很多人進入門戶網站,我當時去的時候,距離奧運會開始還有不到一個月,屬于最晚的,肯定很難留下來,而且還沒畢業。所以當時在各大門戶確實都沒有很好的機會。

  離開騰訊后,我做了一段時間的專職寫手,后來去過新傳體育,就是一個論壇性質的網站,當時也很火。機緣巧合的機會,看到了移動夢網的招聘,當時做的是NBA的直播和新聞,當時也算是個人氣主播了,只是后來移動互聯網發展太快,移動夢網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小,的確當時也有一個轉變。

  體壇大牌:2010年,正是IPHONE4進入中國大陸的時候,那時APP應用剛處于開發初期,您從移動夢網出來后,為什么不直接進入移動互聯網?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當時對于移動互聯網的接觸還不是很多,因為一直在寫中國足球,所以當時一心想的是先做一個門的足球記者,但是記者那時候基本是飽和的,所以只能選擇做編輯。當時的門戶網站思維還是很強的,畢竟當時的新浪體育在業內有很大的影響力,并沒有太多的去關注移動互聯網的動態。


牛志明和吉爾(前排左)、尤西雷(中排)合影

新浪體育關鍵是氛圍

  體壇大牌:現在來看,您在新浪體育工作的時間最長了,歷經南非世界杯、2012歐洲杯、倫敦奧運會、巴西世界杯。這幾次大賽,您都處于什么樣的狀態?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南非世界杯的時候,我當時還在移動夢網,是世界杯后去的新浪。當時在移動夢網,主要也是負責比賽直播還有專題制作。記得當時我們內部還有競猜冠軍的小游戲,我選擇的就是西班牙。結果西班牙奪冠后,我先做了奪冠專題,后來領導又要求做了荷蘭的專題,當時的形式就是小專題的呈現,也是一種集合整理的思維吧。

  在新浪,真正經歷的兩個大賽是倫敦奧運會和巴西世界杯,歐洲杯畢竟是國際足球,我參與的較少。倫敦奧運會的時候,我當時主要負責的是新浪體育微博的發布,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也就是比賽最密集的時候。我記得首金就是我發的,當時挺緊張的,時刻盯著電視,提前準備好文案,領導也都在盯著,手心都冒汗的感覺。那十幾天,可以說節奏都很緊湊,有時候一個文案要修改十幾次,有字數要求,也想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這對我維護微博,有很大的提升了幫助。

  巴西世界杯的時候,我主要是在策劃小組,當時看比賽也比較多,看完比賽后我不負責賽后新聞的撰寫和安排,而是要挑選各種有意思的點,來做策劃,然后通過圖解的形式來實現。當時就是挖空心思的想怎么做的好玩,而且積累了很多世界杯的數據,還是很有成就感的,最直觀的感觸就是微博的轉發,還有后臺的閱讀量。

  體壇大牌:外界一致認可,幾大門戶中,新浪體育是最累最折磨人的,您自己的感受呢?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我覺得還好,自己應該還算是個工作狂吧,總想把事情做的更完美,所以有時候會很累。我覺得新浪體育關鍵是一種氛圍,那種必須要努力的氛圍。我工作的這五年,其實人員變動并不大,身邊的老編輯給了我很多的幫助。在這樣的環境下,必須要更自覺的去做事情。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恒大第一次亞冠奪冠,我當時主要負責賽后稿件,賽前,我自己寫了七篇稿件,賽后10 分鐘內,這七篇稿件都已經發出,當時覺得很刺激。但是如果我不準備的話,也就沒這么多及時的賽后新聞了。

  體壇大牌:說說您對新浪體育一些老同事、老領導的看法吧?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專業,而且職業,這就是我最直觀的感覺。做事的人多,領導不會給你太大的壓力,但是會給你很多的指點,這對自己的成長很有用處。


《魯能泰山資訊》在大牌榜球迷組織排名第四

微博吸粉是快捷途徑

  體壇大牌:是什么原因讓您決定做自媒體《魯能泰山資訊》?《魯能泰山資訊》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吸引了幾萬粉絲,您是怎么做到的?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在新浪體育工作的時候,那時候只是初步接觸微信公眾號,并沒有很多的研究。后來到了新浪山東工作,當時的職務是新媒體副總監,這就要求我去更多的了解公眾號。在這個過程中,我就萌生了去做一個魯能資訊號的想法。起步的時候也很難,粉絲很少,也不太懂得排版這些技巧,只是把當時在新浪山東寫的稿子,搬到公眾號上,想法就是打造一個魯能頻道,增加一個平臺,畢竟當時我維護的微博賬號,已經有著五萬多粉絲。

  后來發現這個號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粉絲增長的確是個問題,我想的辦法就是通過微博來吸粉。其實后來我了解到,很多微信的公眾號都是從微博上吸引的粉絲,這是一個很快捷的途徑。畢竟很多自媒體人,最開始的陣地就是微博,后來微信公眾號才興起。我當時的個人號有一萬多粉絲,@魯能泰山足球新聞 有五萬多粉絲,通過微博來給微信公眾號吸粉,還是有效果的。其實我線下也做過推廣,去魯能大球場的門口,讓大家掃碼抽獎關注,但是效果并不好。當然,內容才是根本所在,我做內容應該是比較踏實,這也吸引了一些粉絲。

  體壇大牌:您怎么看待體育媒體人紛紛向自媒體轉型的現象?互聯網跟自媒體有何不同?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我覺得這是一種必然,因為自媒體更自由,而且更開放,他不只是一個個體,更是一個品牌。

  體育媒體上的內容,有時候受限會多一些,但是自媒體的內容,可以更自由的去寫,很多觀點也會更犀利,更加的貼近真實想法。這對球迷來說,也是多了一個更方便的渠道,畢竟大家都有微信,每天打開公眾號看看精選的新聞,這樣更垂直,更快捷,其實是節省了他們的時間。

  互聯網是海量的,但是自媒體是垂直定向的,這省去了球迷搜索新聞的時間,自然也會有一定的關注度。


《魯能泰山資訊》二維碼 長按請關注

  體壇大牌:我們注意到自媒體《魯能泰山資訊》的贊賞次數很多,有什么想對粉絲們說的?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慚愧的說,我這個號的贊賞次數不穩定,可以發現,當有一些特殊節點的時候,才會有更多的贊賞,比如之前公眾號的一周年紀念日,那一天的贊賞就非常多,這是粉絲對我的肯定和認可。

  但是無論每天贊賞有多少,我覺得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好內容,我和我的關注者很多都成為了朋友,他們也會給我很大的鼓勵和支持。

  我這個人喜歡交朋友,我覺得每個關注我的人,都是我的朋友,贊賞是一種認可,從來不會強求或者怎么樣,我會盡量回復每個留言和贊賞的朋友,因為我覺得這是一種相互的尊重。

期待山東魯能更硬氣

  體壇大牌:今年魯能投入很大,預測一下本賽季亞冠前景?跟隊采訪這么多年,魯能帶給您最大的欣喜?哪些場景又最讓您失望?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這的確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看魯能泰山的比賽差不多17年了,這幾年可以說是十分動蕩的。今年亞冠的話,雖然剛有一場大比分輸球,但是我覺得出線應該問題不大,關鍵還要看全隊心態的調整。這幾年最大的欣喜就是足協杯的絕殺吧,很刺激的感覺,那一幕,一輩子忘不了。

  最失望的我覺得是有時候球隊的那種精氣神沒了,全隊都顯得有些散亂,這也是魯能最備受詬病的地方。我也寫過批評性的報道,但是那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未來真心期待球隊可以找到主心骨,在精氣神上真的有所提升,成為一支更硬氣的球隊。

  體壇大牌:您經常踢球么?喜歡踢什么位置?魯能有您的偶像球員么?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現在踢得很少了,個人水平有限吧,平常踢球,喜歡踢前鋒吧,畢竟我身高183cm,很壯實,有時候也可以利用身體優勢吧。其實我在大學的時候喜歡踢后腰,防守型的那種,當時瘦,很能跑,還拿過1500米的冠軍,但是現在不行了,身體發福了,跑不動了。

  在魯能,我覺得偶像的話,就是李霄鵬,不只是球技,更是一種為人處世的態度,這一點很值得學習。


牛志明和安塔爾(左)合影

  體壇大牌:魯能作為青訓的佼佼者,您又是從魯能跟隊記者一路走來,那么,在您看來,魯能有年輕隊員能成為國足未來的“救世主”么?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對于魯能青訓,我也一直在關注,和魯能足校的關系也不錯,經常去足校采訪。從這幾年的情況看,魯能青訓的確是也遇到了一個瓶頸,海外青訓規劃很好,但是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的困難。現在1997和1999的隊員,我認識的比較多,有時候隊員們也會迷茫。去年的濰坊杯,魯能足校就踢得不好,這也反映出一些問題。

  如今魯能的管理層變了,到底如何堅持這個海外青訓策略,如何規劃孩子們的未來,都還需要冷靜的思考。其實魯能青訓一直缺乏那種頂尖球員,大都是團隊型的球員,所以真正的強個體不是很多,如果想成為國足的救世主,必須要有這樣的強個體,這一點還需要努力。

  體壇大牌:2015年你經歷了很多,包括孩子出生、工作調動等。2016年有什么愿望?如何平衡工作、愛好和家庭之間的關系?

  《魯能泰山資訊》牛志明:確實,2015年是我經歷變動最大的一年,經歷了兩次跳槽,不知道多少次搬家,可以說,北漂這么多年的積蓄,都快見底了。但是我覺得很幸福,因為我給老婆孩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給了他們一個家。

  2016年,我的夢想就是能讓泰山晚報、泰山體育被更多人知道,魯能泰山資訊這個公眾號平臺有更多人關注,粉絲可以突破五萬吧!

  我現在的工作的確對我的生活造成了影響,每次下班回家后,還要更新公眾號,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未來爭取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很快,等到他長大了,很多時光就回不去了,必須要珍惜。

大牌榜  /   體壇大牌  /   魯能泰山資訊  /   牛志明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