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領銜眾名將征戰中乙 屈身低級別聯賽為什么?

03-28 17:30

中乙聯賽,常常不受關注。有段時間,甚至不被歸納為職業聯賽。近幾年,足協力求提升中乙的觀賞性,希望它真正起到低級別賽事在職業聯賽金字塔的塔基作用,中乙的熱度逐漸回暖。本賽季,多支中乙球隊大幅度招兵買馬。于是,在中乙報名冊上,趙鵬、曹添堡、劉曉東、石俊、李巖、譚天澄、祝一帆、白子健等悉數在列。

過去兩個周末,足協杯第一輪全面打響。這些昔日的中超、中甲球星們,多數都有亮相。而且,相當一部分人表現高光。例如前國青中鋒譚天澄,第一次代表銀川賀蘭山比賽就收獲破門,幫助隊伍淘汰帳下擁有曹添堡、李曉挺等名將的深圳人人。又如前國腳劉曉東,在保定容大對陣南通支云一戰,第89分鐘凌空破門,助隊頑強扳平且在點球大戰取勝。至于趙鵬領銜的成都錢寶,首輪足協杯三球橫掃大連晟威,昔日力帆核心甘銳如今擔任隊長,上演梅開二度。

雖然新賽季中乙尚未開戰,但經過足協杯首輪的較量,人們有理由期待這些名將在中乙閃光。然而,外界更加關心的是:為什么會有如此多的昔日球星,決定屈身來到中乙舞臺?這里面既有客觀影響,也有主觀意愿。

多年前,中乙設有一條規定:在一個賽季內,每支球隊只允許注冊5名25歲以上的球員。而且,17-18歲球員不得超過5人。這樣的要求,實際上將中乙徹底變為國內球員成長的練兵場。2011和2012年,有多支全運隊報名征戰中乙,目的就是練兵。然而從2015年開始,這項規定被徹底廢除。足協希望,能夠將中乙打造得更有觀賞性,給予更多實力派球員參賽機會。畢竟在當初,很多具備中乙能力的球員因為年齡原因不得不離開,直到找尋他隊無果后黯然退役。

廢除這項規定,至少在客觀條件上滿足了“趙鵬、曹添堡、劉曉東等人投身中乙”的條件。同時,伴隨足協嚴格執行中乙俱樂部的《參賽準入條件和審查辦法》,競賽環境也有明顯改善。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中乙,仍不能聘請外援。因此,對于那些志在沖甲的中乙勁旅來說,招募年齡30歲左右、競技狀態尚可的中超、中甲棄兒,無疑是爭取短期沖甲的上策。例如去年的大連超越,陣中不僅擁有胡兆軍、南云齊等昔日國字號選手,還引入類似權恒、韓家寶的實力派。最終的順利升甲,也是為其他中乙隊伍做了表率。

還有一個原因不可忽視。如今的很多中乙隊伍,多數分布在中國二三線城市,基本屬于職業聯賽的“荒漠地帶”。引入這些昔日的明星們,一方面考慮到沖甲的嚴峻形勢;再有,也是期望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帶動所處地區足球的發展。這與中乙近些年謀劃擴軍的初衷,有些不謀而合,“我們希望參賽的隊伍盡可能分布到二三線城市,讓群眾更多體驗足球的快樂。”足協相關人士曾表示。于是,當劉曉東、李巖馳騁于保定,當石俊、楊林閃耀在石家莊,當譚天澄、楊昌鵬為銀川隊披荊斬棘之時,必然也會得到類似城市英雄的禮遇。

但據悉,大部分中乙俱樂部的經營情況相對一般,能夠為這些昔日明星們開出的待遇條件,也不會很高。但他們之所以屈身中乙,一方面是轉會名額的影響,畢竟在中超、中甲,一支俱樂部的內援引進名額為5人(21歲以上球員)。但對于那些非首次征戰中乙的隊伍來說,給予的名額是8人,且無任何年齡限制。再有涉及到中超、中甲之間的交易,按照當今的市場行情,若非自由身,基本都是五百萬以上的轉會。相對而言,很多中乙俱樂部喜歡采取短租方式,例如江西聯盛租借祝一帆,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交易進行的通暢。當然,類似深圳人人、銀川賀蘭山、保定容大懷有強烈的沖甲雄心,也被看做足夠的吸引力。

至于對于運動員職業生涯的影響,三年前,國腳王棟就曾做過表率。當時,他在山東滕鼎隊效力半年,出場9次打進8球。第二年則加盟重慶力帆,繼續在中超打拼。這種“軟著陸”方式的過渡,也給很多當打之年的球員新的啟迪。于是,就出現了譚天澄、白子健、王冠伊等壯年球員暫居中乙的選擇。


中乙  /   趙鵬  /   李巖  /   譚天澄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