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協改革 聯賽整體打包推廣吸引七公司競標

中超賣了80億,CBA合同到期后也必然會簽下一單大合同,與此同時,同為三大球的排球,似乎被人們遺忘了。近期,中國排協終于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聯賽也要整體打包推廣招商了!
過去兩年,中國的體育市場如開閘泄洪一樣瞬間高漲,但其中并不包括與CBA年齡相若的中國排球聯賽,去年排球聯賽甚至尷尬“裸奔”。
為了能在這股體育大潮中分一杯羹,封閉起來自己操作聯賽的中國排協也開始了下一賽季聯賽整體打包推廣的招商計劃,并在近日對外公布了招商項目的初審結果,其中包括盈方體育、中視體育、盛力世家、歐迅體育、體育之窗等在內的7家公司參與競爭。
排球聯賽借鑒中超CBA
過去一年盡管不是奧運年,但中國體育呈現一片紅火的景象,中超聯賽身價一下子躥升,版權創紀錄地5年賣了80億元,而在這一年里,中國女排在郎平的帶領下再次奪得世界杯冠軍。然而一個殘酷的現實是,這一切都未能惠及中國排球聯賽,在這一年里它甚至尷尬“裸奔”,而時任排管中心主任也“落馬”了。
事實上,中國排球聯賽歷史同樣久遠,基本上與CBA是前后腳出現的,而且憑借中國女排這個金字招牌,一家企業就冠名聯賽好多年。
但是,中國排協對聯賽的自產自銷運營方式、中國排球尤其女排成績的下滑、排球后備人才的嚴重匱乏和球員的流動性差等一系列問題,使得排球聯賽的市場不斷萎靡,其中恒大女排一度給中國排球市場注射了一支強心針,讓女排聯賽短暫回暖,但隨后排球聯賽一蹶不振,跟中超和CBA的火爆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為了改變中國排球聯賽被邊緣化甚至消失的現狀,中國排協在3月初發布2016~2017賽季排球聯賽商務運營推廣合作伙伴公開招商項目,從招商說明中可以看出,這是學習足球和籃球的做法,將聯賽的商務開發、品牌宣傳包裝推廣等整體“出售” 。
而對于“買家”,中國排協也參考了中超版權“銷售”的做法,除了不能以聯合體形式“投標”、要有良好的信譽和財會制度外,同樣要求“投標”單位具有3年以上開展體育營銷業務的經驗,具有舉辦全國性賽事及大型活動的相關經驗;應征企業應具有國際、國內重大賽事的宣傳推廣經驗和資質,以及聯賽商務運營推廣期間的人力、資金、設施等的投入承諾。
按照中國排協設定的程序,現在通過初審的盈方體育、中視體育等7家企業要在4月11日進行公開的陳述說明,并選擇出意向合作伙伴進行溝通和競爭性談判,直至確定最終的合作伙伴。
排管中心副主任劉文斌表示新賽季中國聯賽將正式將改革提上議程,提出了“三步走”計劃。
第一步已經開始實施,找專業公司來運營我們的聯賽。
第二步是推出俱樂部準入制,實現球員自由轉會;
第三步則是在適當的時候讓聯賽向職業聯盟靠攏,甚至打造“中國排球超級聯賽”。
費用肯定水漲船高
足球、籃球和排球這三大球一直受到體育總局的重視。按理說,中國排協此次公開招商在當前狂熱的體育市場上會有眾多大企業來“投標”,尤其是豪取中超版權的體奧動力、青睞賽事版權的樂視體育,但在公布出來的7家企業中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大鱷”,這間接顯示出了排球聯賽的價值,以及其與足球、籃球不可同日而語的地位。
其實,排球聯賽不溫不火甚至處于邊緣化,即便在歐美,排球市場也難言火爆。過去排球聯賽一直公認做得最好的意大利排球聯賽,與足球、籃球相比也是屬于小眾。
中國排協官網列出的合作伙伴
一位常年關注排球和籃球聯賽的北京圈內人士表示,“不用懷疑,排球聯賽的這個運營推廣費用肯定沒有足球的中超高,甚至也不如CBA,當年盈方續約CBA時每年的費用是超過3億元,隨后就拿到了李寧5年20億元的合作協議,加上其他贊助,每年能拿回6億元。”不過他也承認,現在的市場普遍行情看漲,因此這次中國排球聯賽的商務運營推廣權價值每年至少幾千萬元。
不過,也有人對中國排球聯賽未來至少短期的發展并不看好,一位媒體同行在自己的朋友圈如此感慨,“誰會搞好呢?光靠自己,上面的思維不變,政策不變,誰來也沒用!”確實如此,與足球和籃球相比,排球聯賽存在的短板相當多。
推行準入制度
除了選取新的商務合作伙伴,排球運動還將推出聯賽準入制,作為聯賽職業化發展的配套,俱樂部建設能否符合并達到職業化的要求,是繞不開的一個話題。
對于聯賽的參與者來說,大家都希望通過設置聯賽準入制“門檻”來保障自身的權益,但對于資金和基礎都不算雄厚的排球聯賽來說,是否實施準入制,如何設置準入制“門檻”是種一個難題。
門檻怎么定,除了拿出計劃,還要聽取意見。劉文斌表示排管中心計劃將從2017-2018賽季開始,逐步實施聯賽俱樂部準入制。
在這一工作中,中心將通過調研并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分階段設置適中的準入制門檻,既不會讓所有俱樂部不經努力就跨進門檻,也不會僅有少數俱樂部有能力跨進門檻。從聯賽各參賽俱樂部自身情況出發,謹慎設置出一個符合各方面利益的適中準入制“門檻”,將使絕大多數參賽俱樂部經過一定的努力之后,能夠符合聯賽準入的要求。
“不能影響女排成績”
此外,中國排球還將在比賽裝備放權給各俱樂部、加強外援及外教的管理制度、強化國內球員轉會機制,以及恢復每個賽季后明星賽、創辦單項賽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嘗試。一眼看上去改革舉措比比皆是,而能否一一實現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對多年來處于“死水一潭”狀態下的中國排球,這次看來不動真格的也不行了。
盡管下了改革的決心,但考慮到中國排球的特點,改革還是有條件限制的。劉文斌表示,任何改革都不能影響國家女排成績,否則改革就是失敗的。
若最終能夠真正推進競賽體系改革,這將成為中國三大球運動發展中的一項創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