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巴薩就是靠裁判!不靠裁判還真就不行了!

王勤伯04-07 10:50 體壇+原創

托雷斯紅牌之后,關于巴薩受到裁判偏袒的話題又起。事實上,如果把目光放得更遠,可以確切地看出,巴薩就是一支依靠裁判的球隊,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筆者是多年的巴薩球迷,也為巴塞羅那的足球貢獻過幾篇美文。但就裁判問題而言,筆者認為,巴薩確實處于當今足壇一個非常突兀的位置。包括裁判界也會頭疼,到底怎么做才能被視作“不偏袒巴薩”。

說巴薩依靠裁判,并不是說巴薩依靠裁判偏袒,而是說,只要裁判執法尺度發生點點偏移,只要裁判執法尺度略微不夠嚴厲,巴薩就可能輸球,甚至其技戰術體系也顯得很無聊很無用。

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國際足聯不是一次次修改規則保護進攻球員,如果歐足聯不是反復強調對粗野動作的嚴厲執法,巴薩根本沒有今天,甚至沒有昨天。

克魯伊夫帶給巴薩的足球理念里,全力為進攻球員創造一對一帶球過人條件是一大關鍵。尤其是瓜迪奧拉時代以來,巴薩球風和其他球隊變得太不一樣。巴薩小個子球員比其他球隊更多,一對一頻率高于其他球隊,任何球隊防守巴薩都會更頻繁地使用非常規動作,被罰下、被吹點球的風險非常高。

但反過來,如果巴薩的比賽里對手頻繁紅牌,巴薩頻繁獲得點球,又絕對無法避免被偏袒的印象。例如馬競的巴西球員菲利佩就曾對媒體吐槽,說梅西在西班牙受偏袒——正是因為巴薩已經被扣上了被偏袒的帽子,菲利佩才不怕睜眼說瞎話。他本賽季聯賽里侵犯梅西被罰下的動作,本身是毫無爭議的紅牌,甚至應該追加停賽!


菲利佩直接踩向梅西,吃紅牌冤不?

如果對粗野動作像過去一樣不嚴厲制裁,巴薩前鋒很容易就會被對手恐嚇性的粗野犯規毀掉,或是變得膽怯。或者,這些球員連簽約巴薩的機會都沒有,巴薩還會像過去時代一樣組隊,例如克魯伊夫對球風硬朗的巴斯克球員的器重,或是里杰卡爾德保守到極致的三后腰踢法。

如果讀者有興趣看看南美解放者杯比賽集錦,會看到很多粗野犯規根本不會像在歐冠賽場上一樣吃到紅黃牌。頻繁的人仰馬翻就是過去足球的特點,貝斯特、克魯伊夫、馬拉多納無一不是黑腳鏟不倒的高手。但同時也說明,盡管國際足聯修改規則鼓勵進攻保護進攻球員,如果不像歐足聯對歐冠一樣強調嚴厲執法,粗野動作照樣會大行其道,或許亞冠賽場一些場次和執法也能給人類似印象。

我們甚至可以斷言,如果讓巴薩去踢南美解放者杯,奪冠的幾率并不會太大,因為賽程還未過半,這群技術型球員就會有很多關鍵人物臥床不起。

仔細觀察2009年至今巴薩在歐冠輸球的場次,除了2012-13賽季比拉諾瓦執教時半決賽被拜仁淘汰口服心服,其他被淘汰的場次,都存在裁判執法尺度略略有所寬松的情況,然后再加上巴薩頻繁擊中門柱和橫梁,雙重倒霉。

這些巴薩被淘汰的比賽,并不是說裁判偏袒了對手,有意制造平衡阻止巴薩歐冠連冠,而是每個主裁判的執法尺度都有輕微差異。這種輕微差異的波動——如果是一場沒有巴薩參加的強強對抗,例如尤文對拜仁,尺度波動對雙方是平等的,機會均沾。但一旦有巴薩參賽,尺度波動就會立即讓人感覺裁判在偏向其中一方,執法嚴厲,是偏向巴薩,執法寬松,是偏向巴薩的對手。

最經典的例子是2010-11賽季西班牙國王杯決賽。那場比賽主裁判執法非常寬松,連阿韋洛亞踩比利亞肚子也放過了,結果巴薩幾乎要被穆里尼奧的鐵桶陣折磨哭,梅西賽后確實哭了。

但皇馬接下來試圖把同樣具有殺傷性的戰術、同樣圍攻裁判施壓的做法帶到歐冠賽場,立即就吃了大虧,半決賽主場0比2負于巴薩并被淘汰,巴薩最終奪冠。


2011年歐冠半決賽,佩佩蹬踏阿爾維斯被罰下,此后梅西連進兩球,巴薩客場2比0勝皇馬。

總體而言,為了賽事的整體形象,為了保護技術好的球星,歐足聯一直在強調嚴厲執法。在這種氛圍下,必定會給人歐足聯偏袒巴薩的印象。

但“偏袒論”者和“陰謀論”者都忽略了兩點:一是很多球隊和球迷都夢想自己的球隊像巴薩一樣踢球;二是巴薩憑借其獨特的風格成為足球規則改革(保護進攻球員)的最大受益者,這不僅無可厚非、令人羨慕,而且還代表著足球發展的方向。

只要巴薩還是梅西、伊涅斯塔等小個子技術大師唱主角,只要巴薩的踢法始終圍繞為前鋒創造一對一機會,被偏袒的說法還會持續下去,因為歐足聯絕對不會在規則和裁判路線上開倒車,以寬松執法來鼓勵粗野。

歐冠  /   西甲  /   巴薩  /   裁判  /   解放者杯  /   菲利佩  /   梅西  /   克魯伊夫  /   瓜迪奧拉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