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梅州客家延續南派血脈 又一個傳統勢力復蘇

楊帆04-19 10:51

足球比賽有一個功能:某些時候你能看見未來;而某些時候,你又能回到過去。不過,梅州客家6比0湖南湘濤這一場普通的中甲聯賽,難得地同時提供了照見未來和回到過去的管道。

繼延邊之后,又一個中國足球傳統勢力正在復蘇。如果足球之鄉隊足夠堅持的話,不用太久,他們一定是另一個延邊。而就我的個人記憶而言,在精神上又回到足球啟蒙的起點,個人完成了對老廣東足球傳統的致敬!2016年4月16日的這個下午,我看到的是高志林們,但仿佛又看到了1980年代的黃軍偉、黃德保和吳育華。這是一場神奇的比賽,之前,沒有一場比賽能提供給我穿越30多年的回放功能。

給現在的年輕球迷講授一下1980年代那古老的足球啟蒙吧。那個年代,一年一度的足球啟蒙就兩樣,一個是豐田杯,另一個是省港杯。全國各地的足球種子,能通過電視看到的就是這兩個比賽,3場球,省港杯兩回合。其他的就木有了,真木有了!那會的省港杯,對中國球迷的影響力和重要程度相當于現在的亞冠決賽。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我的中國足球啟蒙就是省港杯,國際足球啟蒙是豐田杯。

當時是黑白電視機,我年齡還太小,很多細節都不記得了,甚至連老廣東隊的各位發蒙師長什么樣子都不記得了。但不曉得什么原因,就是喜歡老廣東隊員踢球的那個調調,那種感覺已經融入到血液之中。長大以后,骨子里就覺得,那才是符合南方人個性的足球,南方人就應該這么踢。

從1980年代末期開始,伴隨著中國社會的高速變遷,中國足球的職業化改革帶來了職業聯賽,跟拆遷一樣,中國足球一些美好的必須尊崇的傳統,跟很多美好的古舊建筑一樣,沒了。這就是我沒有辦法穿越到廣東萬寶、宏遠、太陽神、恒大……的原因。簡單地說,這不是符合南方人個性的足球。這樣的比賽,看過也就看過了,好看的跟著顛狂一下,但無法深入你的內心。更多的比賽,看了跟沒看一樣,沒有營養。其內質往好了說,是成功學和心理雞湯,但說不定是毒奶和厚黑學。

我一直都認為,最核心的比賽能力跟足球工業體系無關,最核心的能力更多由整個國家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提供產出。最優秀球員和優秀球員的差距在人格養成:個性、自由、想象力,勇氣和好奇心。在談到巴薩的足球風格時,克魯伊夫說過這樣的話,“你必須了解加泰羅尼亞人有多叛逆、自豪和個性,才談得上理解巴塞羅那的足球。”而他的愛將,巴薩傳奇前鋒斯托伊科夫直接了解地說,“巴塞羅那需要的是睪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所以不同地方的足球一定是不同的。而現在的中超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殖民地足球,一個隊實際上是703陣型的兩個隊,內在氣質上尿不到一個壺里。大家不要抱怨球迷只關心結果,因為你的內容沒有打出來球迷血液中最本真的那點東西。過程享受不了,那可不只能關心勝負。

湖南省史上最有名的木匠齊白石說過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白石老人說得很明白,如果中國人像貝克漢姆那樣踢球,那就死定了。我們要學的是,貝克漢姆們如何利用老天給他們的稟賦個性,并使之成為獨特的有效的比賽資源。要學的是這個,因為老天給他們的東東,和給我們的東東,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今天學這個,明天學那個。中國足球必須有自己的個性。東北足球有東北足球的中國味道,嶺南足球有嶺南足球的中國味道,上海有上海的中國味道,湖北有湖北的中國味道,山東有山東的中國味道,只有每個地方的人去尋找才有希望。

那么,傳統有什么用?幾多錢一斤?傳統能幫助我們認識到,我是誰?是個什么尿性?從哪里來? 只有這樣,才大概知道未來會往哪里去。傳統不是理想主義者的墓志銘,而是現實主義者的通行證。以2015年中甲為例,河北華夏幸福轉會投入3000萬人民幣計算的話,以中乙球隊身份沖超的延邊的“傳統”,最起碼能達到3000萬人民幣的價值。

所以,恭喜梅州客家的朋友們,你們找到了自己的根。嶺南足球的文脈沒有斷。就這樣踢,挺好。不用新建足球場,現在的場地相當地暖心。不必急于沖超,像延邊那樣,保持住自己的傳統踢法。等打法風格成熟以后,再上去不遲。


梅州客家  /   湖南湘濤  /   中甲聯賽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