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興奮劑實驗室被封,別拿技術更新不到位做擋箭牌

曹亞旗04-25 20:18 體壇+原創

在體育圈內,每次出現和興奮劑掛鉤的問題,都會讓外界真的跟打了一針興奮劑一樣興奮起來——潛臺詞就是,終于又逮到一條大新聞了。

如果這事兒跟中國扯上關系,那就更了不得了,外媒鋪天蓋地的報道,仿佛可以顛覆中國體育圈在這些年的全部努力一般。

這次,很不幸,中國再次中槍了。

雖然這次只是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宣布將中國的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暫停使用,但造成的轟動效應同樣令人震驚,不少人會誤以為中國隱瞞了很多興奮劑陰性案例——這樣的理解可以稱之為誤讀,事實上被暫停使用的原因,是因為去年10月份北京興奮劑檢測實驗室在WADA所進行的雙盲考試中報告兩個假陰性結果。

進一步的解釋,就是當時技術上出了問題,檢測方法沒有及時跟上WADA的最新技術要求;還有,在審閱儀器分析結果時出現疏忽,報告了假陰性結果。

如果說國際輿論對待中國的興奮劑問題每次都是帶有有色眼鏡的話,那這樣的事兒和這樣的解釋正是給了別人口實的機會,讓整個中國運動員群體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歧視”。

還記得孫楊2014年的曲美他嗪事件嗎?因為隊內相關人員的“疏忽”,讓最新被列入違禁藥物名單的藥物被孫楊服用,導致孫楊被禁賽。雖然相關國際組織認可了孫楊的解釋,孫楊也按照規則受到了懲罰,但此事的后果就是外國媒體在報道孫楊的成績時往往出現含沙射影的字眼,甚至在去年報道俄羅斯沸沸揚揚的興奮劑事件時也會莫名其妙牽扯上孫楊的名字,真的是讓人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話說回來,如果在年初更新違禁藥物時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哪還有這么多的懷疑呢?

再回到國家反興奮劑實驗室的話題上,這個實驗室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檢測過成千上萬個樣本,都沒出過問題,卻在2015年這樣的體育小年時陰溝翻船,幾乎一下子毀了自1989年成立以來的清譽,真的是讓人唏噓。

也許有人會說:全球有35家WADA認證的反興奮劑實驗室,其中有近20家都有過被吊銷或者暫停的經歷,無需為此大驚小怪。筆者只想說,這屬于謬論——中國體育近些年的強大會帶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有些解讀確實會帶有敵意,那為何還要因為疏忽大意而留給別人口實呢?難道別人犯了錯我們就得重復別人犯錯的過程才算是同一水平嗎?

且不說當年廣島亞運會的興奮劑事件,近年來孫楊、廖輝、佟文等奧運冠軍的陽性事件已經足夠給中國運動員敲響警鐘,已經應該足夠引起國家反興奮劑機構的重視,如果再因為“技術問題”、“審閱疏忽”導致自己的檢測手段被質疑,引發反興奮劑實驗室的信任危機,那勢必會讓中國運動員在備戰里約奧運會期間被WADA抽檢的人次大幅度提高,嚴重影響到中國運動員的備戰——孫楊在澳洲訓練時就曾多次半夜被飛行藥檢,對他的休息帶來了很大影響,一度惹來他的微博抱怨,但你也只能忍氣吞聲的服從。

所以,說到底就是那句話:打鐵還需自身硬。當我們的運動員查不出問題,當我們的國家防興奮劑實驗室經得起考驗,那外媒的有色眼鏡能往哪里聚焦呢?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