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談]草根童話天注定 拉涅利本就是“瓦崗少年”
拉涅利是鐵桿羅馬球迷,他一再聲稱過自己的“泰斯塔奇奧血統”(Testaccio)。出生在羅馬城泰斯塔奇奧街區,在這里長大,為什么意味著“純血羅馬”?
這和羅馬俱樂部的歷史有著直接關系。1929年,工程師希爾維奧·森西(后來的羅馬主席弗朗哥·森西的父親)設計建造了泰斯塔奇奧體育場,這里立即成為剛剛成立2年的羅馬俱樂部主場。
泰斯塔奇奧體育場舊照
體育場的設計以英國埃弗頓主場為藍本,木結構看臺,可以容納2萬人,里面甚至有一套可以供主教練一家住宿的公寓。羅馬俱樂部為興建主場付出了不少投入,所以從一開始就維持高票價。盡管如此,上座率仍然很高,時常滿座。
買不起票的人就到旁邊的泰斯塔奇奧山上去看球,剛好可以看到一半球場。羅馬在這里一直踢到1940年,整個街區的人都成了羅馬球迷。后來球場木結構出了問題,而且羅馬球迷數量越來越多,球場容量根本不夠,只能拋棄這個體育場。
泰斯塔奇奧體育場在本世紀進行過改造,試圖恢復昔日的看臺外觀。但后來球場下方建造了停車場,導致球場結構再出問題,現在完全荒廢。泰斯塔奇奧街區全是鐵桿羅馬死忠的傳統一直保留了下來,不僅這個街區全是羅馬球迷,現在羅馬球迷很多集會都在這里舉行。
瓦片堆出的泰斯塔奇奧山
為什么出生在泰斯塔奇奧街區的拉涅利是個“瓦崗少年”呢?因為泰斯塔奇奧街區名字來自泰斯塔奇奧山,這是一座類似北京景山一樣人工堆砌成的小山,堆砌的材料是陶片,羅馬人習慣叫這里“瓦片山(陶片山)”。
黏土雙耳瓶
羅馬帝國時代,貿易非常發達,從公元1世紀到3世紀,大量航船從帝國各地往首都運來油和酒,使用的容器是黏土雙耳瓶。航船從臺伯河口溯源而上到達羅馬城外,在這里的市場賣掉油和酒以后(會被分裝入皮囊等更小的容器),黏土雙耳瓶無法運走再度使用(航船返程也需要運載其他貨物),就在現場砸碎拋棄。
大量拋棄的黏土雙耳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而且有惡臭。于是,帝國當局下令,將碎陶片按照一定的規則堆砌成山,逐層培土。長達300年的時間里,5300萬個黏土雙耳瓶堆成了后來的泰斯塔奇奧山,直到其他種類的容器逐漸代替雙耳瓶。
泰斯塔奇奧山
很多外國旅行家到羅馬時,會驚訝于當地人對千年文物熟視無睹的態度。泰斯塔奇奧山上幾乎每一塊陶片都有2000年歷史,但當地小孩可以隨手撿起陶片嬉戲打鬧。一位中歐作家曾寫道:“意大利人對歷史,就像鄉下人對大糞味道一樣見慣不驚。”
拉涅利反復強調自己的“泰斯塔奇奧血統”,是一種類似“老北京”一樣的“老羅馬”之驕傲。現在,萊斯特城實現草根奇跡,我們可以多出一個解釋:要想爆冷掀翻霸權,也得依靠“瓦崗山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