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 足球是宗教 卡卡是信仰》童年(五)

小中05-20 21:35 體壇+原創

卡卡7歲時,萊特一家搬到圣保羅。搬家對萊特一家是常事。父親做工程師,在巴西各地走,每換一個工作地點,全家都得跟著他搬家。后來兒子成了名,是父母跟隨兒子搬家了。

2003年,卡卡轉會米蘭,2004年初,父母和弟弟都到了米蘭,萊特一家又是一次新的遷徙。談到兒子,博斯克也很自豪,“現在是我跟著他走了,我們已習慣了這種吉卜賽生活。總是從一個城市搬到另一城市,從一個州搬到另一個州,現在是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這種搬家最終有益于家人的團結。”弟弟迪岡也說,“卡卡一直是我最好的朋友,每次搬家,一家人關系就更緊密了。”

因卡卡提前半年到,再加上米蘭俱樂部的照顧和幫忙,一家人適應起米蘭來并未遇到太多困難。可當年初到圣保羅這個巴西乃至南美最大的都市,一家人先是找房子,再是適應新生活,說起來并不容易。

卡卡一家1989年搬到圣保羅,在佩爾迪澤斯區住了一年。佩爾迪澤斯區位于圣保羅市西部,在葡語里意思是“鷓鴣”。一百多年前,這里還是農業區,有不少農莊養鷓鴣,該地因而得名。

佩爾迪澤斯區是中高產階層居住區,距圣保羅市中心和著名的商業街保利斯塔大街不遠,和圣保羅主場莫隆比球場所在的莫隆比區毗鄰,這一地理因素對卡卡一 家日后成為圣保羅球迷起了關鍵作用。佩爾迪澤斯區距巴哈逢達也很近,圣保羅四大豪門球隊中的圣保羅和帕爾梅拉斯訓練基地都設在那里。因此,不僅是圣保羅球員,帕爾梅拉斯球員也喜歡住在佩爾迪澤斯區。  

一家人搬到圣保羅,卡卡到了上學年齡,父母為他在巴西浸信會學校報了名。 

巴西浸信會學校是私人學校,前身是一所美國教會學校,1902年由一對美國傳教士夫婦創建,最初名叫巴西進步學校。1923年,學校轉手給巴西浸信會,校址遷到佩爾迪澤斯區,名字改成巴西浸信會學校,既有幼兒園,也有中小學。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巴西浸信會學校很有歷史和傳統,其主樓于2006年被圣保羅市歷史、 文化和環境遺產保護委員會定為歷史古跡。能送兒子上百年名校讀書,證明萊特一家收入確實還可以,卡卡也是巴西浸信會學校百年歷史上出的眾多名人之一。

(點擊文末關鍵詞“卡卡傳”,可查看各章節)

巴西隊  /   卡卡  /   卡卡傳  /   皇馬  /   米蘭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