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叔手記]看著這群小年輕 老司機的內心是澎湃的

張力05-26 19:00

本周三一早,當我站在德國隊位于瑞士阿斯科納山區的訓練場,和周圍熟悉或不熟悉的媒體同行一起,看著球場澆水系統在陽光下形成的彩虹,感覺又找回了再熟悉不過的節奏。從2006年世界杯開始,我每屆大賽前的日子都是這樣度過,從關注球隊每天的訓練、每天的發布會開始。

周二傍晚在德國隊酒店門口,不少球迷和媒體都已在焦急等待球隊的到來。副新聞官哈克巴特先生和我寒暄幾句,第一句話當然還是問究竟這趟旅程用了多長時間。這始終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因為這個世界雖然越來越小,但旅途的距離不會改變。

兩年前我是從北京到慕尼黑,再到南蒂羅爾山區,跟蹤完集訓之后再回到德國,之后就是去巴西的漫漫旅途。這次歐洲杯在法國,大賽期間的旅途節省了不少距離,但大賽前的集訓還是差不多。從北京到慕尼黑,租車立即前往阿斯科納山區,中間需要穿越奧地利和瑞士,山上一度飄起雪花,氣溫接近零度。從北京到慕尼黑的航班起飛,一直到抵達馬焦雷湖畔,整整用了18小時。

這就是我本屆歐洲杯這條路的開始。對比12年前首次前方報道大賽,德國隊的人員和境況都發生巨大變化,身邊的很多德國同行也換成了新一批年輕人,而我,用流行語來說,已算得上“老司機”。上屆歐洲杯前,我還只是一名純粹的文字記者,過去4年我的角色有了很多變化和嘗試,這一次也是在解說完德國杯決賽才上路,但當我置身于阿斯科納山區的訓練營,又找回以前的節奏。

阿斯科納,我并不是第一次來,不過上回已經是2008年夏天。那屆歐洲杯由奧地利和瑞士聯合舉辦,德國隊將基地定在阿斯科納,住的也還是這一次的花園酒店。考慮到3場小組賽都在奧地利進行,當時我住在維也納,就在莫扎特創作名曲《費加羅的婚禮》的小屋子旁邊。

德國隊在2008年小組賽的表現并不理想,我是在他們臨場變陣,八強戰淘汰葡萄牙之后,連夜趕火車來到阿斯科納。當年在花園酒店,我還在和波多爾斯基聊起他剛嗷嗷待哺的兒子路易斯,這一次集訓期間波多爾斯基很可能第二次當父親,7歲的路易斯也會當上哥哥。時光荏苒,波爾蒂已是隊內僅次于施魏因斯泰格的第二老將、僅有的兩位歐洲杯四朝元老之一,如果他能順利躋身23人大名單的話。

周二一早開始在瑞士的第一次晨跑,無意中發現附近的酒店就將迎來德國U20青年隊。和兩年前一樣,德國隊還是邀請了沃爾穆特率領U20擔任陪練,球隊里不乏達胡德和小高迪諾這樣已經小有名氣的球員。盡可能給球隊營造出最理想的訓練條件,這是德國足協的做事原則,也可以解釋為什么德國隊總是可以成為人們羨慕的大賽型球隊,類似于2000年和2004年連續兩屆歐洲杯小組不能出線的情況,實在太少出現在德國隊身上。

這一次德國足協選擇在阿斯科納山區訓練,相比起八年前,訓練場和酒店的距離更近,球員們騎車就可到達。勒夫尤其提到了一天兩次訓練的情況下,可以省下不少路上時間。相比2008年,花園酒店的條件又有更新。周三中午第一堂發布會之前,德國足協的領隊、領隊比埃霍夫和當地市長出席,東道主熱情地送上一個大蛋糕,祝愿德國隊好運。只是如今足協主席和秘書長都已不再是兩年前的尼爾斯巴赫和桑特洛克,分別換成了連我這樣每天關注德國足球的記者都感到有些陌生的格林德爾和庫爾蒂烏斯。不過無論人員怎么變化,德國隊的體系依然在有條不紊運轉,這才是最重要的。

德甲  /   德國隊  /   歐洲杯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