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興:“獨裁者”馬加特考驗魯能改革決心

馬德興06-09 15:48

魯能終于換帥了!梅內塞斯下課之后僅一天,德國人馬加特正式上任。馬加特并不只是一名“體能教練”,他最強調的是鐵的紀律,對魯能而言,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這種類型的教練。

這些年來,魯能一直被外界戲稱為“慘案隊”,每每參加亞冠總要出現慘敗。這其中很重要一點是隊伍氣質問題。自從桑特拉奇率魯能奪取“雙冠王”后,魯能俱樂部一直“迷信”前南教練。期間盡管邀請過俄羅斯的鮑里斯及涅波,但最終還是沒有逃離“前南路線”,只不過是從塞爾維亞變成了克羅地亞。盡管圖拔和伊萬幫助魯能拿到了中超冠軍,但考慮到當時國內俱樂部的投入都不像魯能那么大,含金量還是多少打了折扣。而在外戰中,魯能一直不改“本色”,慘案連連。究其原因,前南這個民族的民族性本身不是最合適魯能的,回想過去大賽中,前南隊伍經常會出現“習慣性崩潰”,這與魯能的情況頗為相似。換言之,魯能外戰中習慣性崩潰,與主帥氣質有關。

很早之前,記者就曾撰文呼吁:魯能隊應該從德國聘請教練,因為德國人講究的是嚴謹、講究鐵的紀律,在戰術細節上扣得更細。魯能目前所缺乏的,就是這種德國人的氣質。好不容易請來了荷蘭人滕卡特,但滕卡特最適合的工作是助理教練而不是主教練,因為相比而言,他的“情商”并不符合主教練的要求。于是,滕卡特在魯能未干多久便中途“下課”。遺憾的是,隨后,魯能再次走上了“前南路線”,請來了早就過氣的安蒂奇。

但很快,魯能在拿到亞軍后,2013年底,寧愿賠償不菲的違約金,也要聘請所謂的“世界級大牌”、巴西人庫卡,選定“巴西路線”??墒?,選定“巴西路線”,并不是因為在研究之后認為符合俱樂部自身發展需要,更多是因為“政治的需要”。

當初魯能聘請巴西教練時,記者曾見過俱樂部的相關要員。幾位人士也都承認:就俱樂部自身的發展而言,確實是需要鐵腕教練,來徹底治一治已經染上了“國企病”的球員,而且,德國教練一向以嚴謹著稱,講究戰術紀律,魯能這些年來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戰術紀律,導致球隊就像一個“黑洞”——引進的球員不管是外援還是內援,在魯能隊時大多會被稱之為“水貨”,但離開魯能之后馬上就又重新恢復本色。但是,在承認魯能俱樂部需要德國教練的同時,他們又感慨“需要聽取領導的意見”。于是,魯能隊只能在所謂的“巴西道路”上越走越遠。

即便是此次到來的梅內塞斯,雖然帶魯能隊進入亞冠八強,但迄今為止,尚未幫助魯能隊構建一個完整的攻防體系,僅憑這一點,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教練。梅內塞斯在執教魯能之前,就從未在海外執教過。或許在巴西國內,梅內塞斯“玩得轉”,但走出巴西未必適應。在這種情況下,魯能果斷選擇換帥,無疑是一個“糾錯”的積極舉動。

馬加特訓練量大,外界早有傳聞,而且當年的楊晨、如今在魯能效力的蒿俊閔都曾有過切身體會。但是,如果將馬加特歸類為一名“只重體能”的教練,則顯然是一種錯誤的理解。因為馬加特更為看重的就是“紀律性”,且是那種“說一不二”的教練,否則,當年效力于法蘭克福隊的多哥中鋒薩魯也不會將馬加特形容為“現代歐洲最后一名獨裁者”。

如今,很多人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馬加特會在魯能多久?因為中國球員的“習慣”并未隨著中國足球的職業化而有所改變。這就好比這個賽季的國安隊,迄今為止,已經被解職的扎切羅尼依然難以理解:同樣都是東亞國家的球員,為什么中國球員的執行力比日本球員差這么多?假設,馬加特的魔鬼訓練讓魯能球員無法適應,是否也會選擇讓馬加特“下課”?

這就需要魯能俱樂部的管理層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即絕對放權馬加特,哪怕是一線隊員全部被下放、成績受影響也在所不惜,必須從根本上借助這次換帥良機,徹底扭轉魯能俱樂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養成的“足球國企病”。更何況魯能現在根本不缺乏年輕球員,那些早就可以頂上來的年輕球員一直被死死地按在“冷板凳”上,“放”出來未必就比現在的主力球員差。因此,馬加特能夠在魯能執教多久?不是取決于球員,而根本在于魯能的管理層是否痛下決心。

馬加特  /   山東魯能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