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有團隊才有貝爾 威爾士整體堪比英超勁旅

2016.6.11 波爾多大球場
威爾士2:1斯洛伐克
10’貝爾、81’羅布森-卡努/61’杜達
等待了58年的首場國際大賽,不應只是超級巨星的獨角戲。威爾士因貝爾的直接任意球而取得在歐洲杯的首度破門,但他們的勝利卻是集體拼搏的成果。從臨危受命的英超替補門將到在英冠踢球的前場奇兵,還有“斷腿”一個月就重返賽場的硬漢,幾乎所有人都在這歷史性時刻中貢獻才能。“紅龍軍團”是一人球隊?那只是用預選賽數據得出的粗淺結論。正如貝爾所說:“我們的信條是‘一起變強’。”威爾士的前進同樣需要團隊的力量。
如果只有貝爾能打,威爾士會是怎樣?開場后僅3分鐘,斯洛伐克就演示了一下這種假想。五六名球員圍攻貝爾,然后利用皇馬巨星的帶球失誤前場搶斷。哈姆西克隨即帶球前插,有如神兵天降一般殺入禁區。年輕門將丹尼·沃德勇猛出擊,限制了斯洛伐克中場的射門角度。接著左中衛本·戴維斯門前的一腳飛鏟救險,才把威爾士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威爾士不善強攻,若率先失球,精于防反的斯洛伐克必然不會再留給貝爾突擊的空間。如此可以說是隊友留給了貝爾獲勝的希望,當然,貝爾的進球機會其實也來源于隊友。如果不是喬納森·威廉斯在禁區前沿造成對方犯規,貝爾也不能在極佳位置主罰任意球。前者年僅22歲,此前只代表威爾士出戰13次,是隊中小字輩。但這位隸屬于英超水晶宮,今年初被租借到英冠米爾頓凱恩斯效力的中場卻成為了此役奇兵。除了制造任意球,跑位靈活的喬納森上半時還曾在對方禁區內遭到什克特爾肘擊,只是主裁并未判罰點球。
原本貝爾的前場搭檔主要是英冠雷丁的羅布森-卡努,但由于后者腳踝傷勢初愈,科爾曼才決定對先發做出調整。其實此役威爾士并未排出最強陣容,除羅布森-卡努外,原中場主力萊德利也坐在替補席。一號門將亨尼西又背傷發作,威爾士不得不遣上年僅22歲的利物浦替補丹尼·沃德。然而就是這套并不完整的陣容,卻依舊踢出整體的感覺。上半時他們的圍搶兇狠但不魯莽,傳遞快速卻又準確。以至于有英國觀眾贊嘆:威爾士比英格蘭更像是英超勁旅。
反觀斯洛伐克,在其核心人物哈姆西克表現漸漸平淡的情況下,團隊的力量并沒有得到展示。盡管下半時由于威爾士拼搶力度下降,斯洛伐克開始逐漸獲得機會,并通過換人瞬間由替補杜達扳平。但科爾曼也有后招,他接連換上萊德利和羅布森-卡努,奪回了中場的控制權。后者是比分再度超出的英雄,效力于水晶宮的前者也不得不提,因為萊德利在5月7日腓骨骨折,曾經被認為是趕不上歐洲杯。
傷筋動骨,卻只用1個月就重返賽場,這不也是某種奇跡?賽前貝爾就曾經表示自己從萊德利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力量,而比賽中他的登場也被視為某種轉折點。前威爾士前鋒、BBC嘉賓迪恩·桑德斯賽后就曾有些激動地表示:“當比分變成1比1,我開始覺得我們會輸掉比賽。然而當萊德利出現,羅布森-卡努又得分,我覺得我們有希望贏下這項錦標。”
威爾士稱雄歐洲?這聽上去像是天方夜譚。不過他們已經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他們隊中也有人很熟悉童話的感覺——萊斯特城中場安迪·金便是紅龍軍團的一員。原本他被視為是替換萊德利的主要人選,但科爾曼最終選擇的是在英冠狼隊效力的愛德華茲。后者在被萊德利換下之前,也貢獻了不少防守力量,再加上調度有方的喬·艾倫,貝爾身后的支援團隊其實一點都不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