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兩翼兇猛 可惜舍瓦已不在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當施魏因施泰格補時階段鎖定2比0時,場內的德國球迷爆發(fā)出巨大的歡呼聲,他們懸著的心直到最后一刻才踏實下來。德國人很清楚,這場勝利遠比比分顯示的要艱難。烏克蘭從教練到球員都認為本隊有能力給德國制造麻煩,里爾這一晚,毫無疑問他們做到了。
開局階段,德國壓得十分靠前,企圖一口氣吃掉烏克蘭,也確實在第19分鐘就取得了領先。然而,烏克蘭適應了對手的節(jié)奏之后緩過勁來,逐漸將戰(zhàn)線向前推進,給德國制造了太多麻煩,特別是上半場最后10分鐘形成圍攻之勢,持續(xù)的角球和邊路突破不斷造成威脅。正如賽前的預測,烏克蘭堅決執(zhí)行防守反擊,利用邊路做文章。他們充分利用自身球員的特點,所有進攻都快速交給左邊鋒科諾普良卡和右邊鋒亞爾莫連科。兩名球星不負眾望,表現(xiàn)無愧于核心之名。
縱觀全場,亞爾莫連科和科諾普良卡之間的串聯(lián)是烏克蘭戰(zhàn)術最大的亮點,他們充分利用場地寬度,兩翼之間的橫向調度極為頻繁。烏克蘭最接近進球的機會便是從左路發(fā)起,舍夫丘克斜傳,亞爾莫連科右側拿球,當對手所有注意力都被頂在最前的佐祖利亞吸引時,亞爾莫連科出其不意橫傳回左側空當,科諾普良卡獲得直面門將的機會,停球后角度較小選擇橫傳,博阿滕險些將球擋進自家球門,多虧他門線救險。
烏克蘭兩名邊后衛(wèi)在邊鋒身后形成進攻第二梯隊,適時上搶,拼下很多第二點的機會。第4分鐘,右后衛(wèi)費杰茨基前場鏟搶后敲到中路,科諾普良卡射門頗具威脅。左后衛(wèi)舍夫丘克也經常插上助攻,絲毫看不出已是37歲高齡。
與有聲有色有層次的邊路進攻相比,其他位置的不足拉低了烏克蘭的整體實力。無論首發(fā)中鋒佐祖利亞還是替補登場的謝列茲尼奧夫,都沒有起到一點作用,中路突擊與組織也很難見到。恐怕此時很多人都會懷念已經成為教練的舍甫琴科,若是核彈頭在場上,恐怕德國城門已然告破。
下半場,德國由于忌憚烏克蘭的反擊,開始穩(wěn)住節(jié)奏,并將戰(zhàn)線適當回撤。世界冠軍畢竟是世界冠軍,整體優(yōu)勢顯露無疑,有針對性的調整讓烏克蘭的反擊失去了上半場的銳利。雖然首戰(zhàn)失利,黃藍軍團仍展現(xiàn)出團隊足球和銳利的邊路進攻,證明了自己有能力挑戰(zhàn)頂級強隊。歐洲杯開幕前,球隊上下都對小組出線充滿信心,雖然首戰(zhàn)告負,可看到烏克蘭的表現(xiàn),該擔心的恐怕是波蘭和北愛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