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首戰狼狽別當真 2014不就是強力糾錯后奪冠?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fe7ceb7a-d973-48e8-b426-4124c4567a75.jpg)
自1972年首次參加歐洲杯正賽,德國隊(及其前身西德隊)就從來沒有在首戰中輸球。周日面對烏克蘭,勒夫的隊伍也延續了這一優良傳統,2比0取勝順利邁出爭冠第一步。不過本屆的大熱門在此役的收獲并不僅僅是3分,還有對手的警告和主帥的及時糾錯。比分、控球、射門數……看任何一項數據德國都是這場比賽的主宰,但其實他們也曾經慌亂,好在通過調整穩住了陣腳。
穆斯塔菲(右)首開紀錄與赫迪拉慶祝。
傳控中軸難顧兩邊防守
論場面,德國對烏克蘭可算是本屆大賽迄今最好看的一場。尤其是上半時,精彩鏡頭頻出,完全不似此前那些所謂強隊亮相的雜亂無章。只不過首先發難的并非是世界冠軍德國,而是實力相對較弱的烏克蘭。科諾普良卡在第6分鐘就用一記禁區前沿的掃射考驗了諾伊爾。即便隨后德國由穆斯塔菲先拔頭籌,烏克蘭也險些利用角球機會還以顏色。
若非諾伊爾單掌救險,哈切里季的近距離頭球或許已能扳平比分,而烏克蘭的攻勢還遠非如此:亞爾莫連科的精妙斜傳和科諾普良卡的后點包抄讓博阿滕當了一次門線救險英雄;然后烏克蘭還有一次門前包抄破網,盡管越位在先,卻同樣令德國球迷心驚。事實上,在上半場的后20分鐘里,世界冠軍的防守看上去一直不太穩固,兩個邊路空當很大,烏克蘭可以不斷輕易起球威脅禁區腹地。
這絕對不是勒夫預想的情況。把格策放在中鋒位置,讓厄齊爾、赫迪拉和克羅斯組成中場三角,德國主帥是在堅持傳控套路。隊內的傳球大師也表現正常,厄齊爾雖然拿球不多,可傳球成功率一直在90%左右。為穆斯塔菲送出助攻的克羅斯則是整支球隊的中軸,他的傳球從中圈附近發散到整個前場,極為有效地起到了串聯的作用。但德國依舊沒能控制住局面,因為一旦烏克蘭獲取球權,后者就能快速地在兩肋做出文章。
豬總一復出就打進一球,球運上佳。
赫迪拉后撤給防線上閘
單純強調控球,無法完全壓制對手,特別是目前的德國防線拼湊痕跡太濃,第4中衛穆斯塔菲成了主力中衛,第3中衛赫韋德斯則成了主力右閘。這種慌亂的局面似曾相識,讓人想起巴西世界杯16強戰德國對阿爾及利亞一役。當時勒夫曾過于期待拉姆在后腰位置的調度,結果被對手的圍搶搞得有些尷尬。好在主帥及時調整,讓拉姆回到右后衛位置,這才讓德意志戰車走向通往冠軍的正道。
如今德國隊早已沒有拉姆,勒夫的對策自然也與過去不同,但糾錯貴在快速有效。他把上半時主打后排插上進攻的赫迪拉拉回到拖后中場位置,在后衛線前增設了一道屏障。尤文后腰可以快速支援兩側的防守,也就有效地減緩了對手在兩翼的威脅。
下半時烏克蘭的攻勢明顯減弱,只有1次命中門框范圍的射門。不過在施魏因斯泰格補時殺死比賽之前,烏克蘭還是有過一次扳平的好機會:穆斯塔菲頭球回傳失誤,門將皮亞托夫的大腳球險些立下功勞。有諾伊爾在,有驚無險,但德國中衛需要吸取教訓。
德國陣容(4231):諾伊爾/赫韋德斯、博阿滕、穆斯塔菲、赫克托/赫迪拉、克羅斯/穆勒、厄齊爾、德拉克斯勒(78’許爾勒)/格策(90’施魏因斯泰格)
烏克蘭陣容(4231):皮亞托夫/費杰茨基、哈切里季、拉基茨基、舍夫丘克/瑟多爾丘克、斯捷潘年科/亞爾莫連科、科瓦連科(73’津琴科)、科諾普良卡/佐祖利亞(66’謝列茲尼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