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歐洲站羅斯伯格輕松奪冠 進站策略影響多支車隊

周爽06-20 17:46

        體壇+特約記者周爽報道

        F1歐洲站讓人有些感到意外的是沒有發生任何意外,經歷了上周五練習賽和上周六排位賽不斷發生的各種事故之后,上周日的正賽進行得非常順利,沒有撞車,沒有安全車,除了4位因賽車故障退賽的車手之外,18位車手都跑到了終點。

        上個周末,巴庫街道賽道的安全性引起了很大爭議,FIA連夜對賽道進行修改,移除了6號彎和12號彎的路肩,擴大了維修區進站口。從上周日的比賽看,車手們的駕駛也更加謹慎,整場比賽沒有出現強行超車的火爆場面,大部分超車都是在直路依靠賽車極速的優勢完成的。

        當然確保了安全性的另一面往往是比賽變得無聊,尤其是比賽后半段前幾位車手之間都有較大的差距,所以大家基本上是各自跑自己的比賽,照顧好輪胎和賽車,安全跑到終點就行。佩雷茲在最后一圈超過了萊庫寧,但這次超車意義不大,因為萊庫寧進站時壓線被罰時5秒,即使他不超車也會得到第三名,所以萊庫寧沒有做什么抵抗就讓他過去了。

        梅賽德斯賽車在巴庫賽道的優勢太大了,羅斯伯格第21圈進站前每圈都能拉開超過1秒的距離,所以出站后他明顯放慢了速度,以巡航方式輕松跑完剩余的30圈。

        漢密爾頓經歷了自己F1生涯最糟糕的排位賽,Q1和Q2都曾錯過剎車點沖出賽道,Q3則以撞墻提前結束。從第10位起跑已經很糟糕了,然而他又在比賽中段遇到引擎設置問題,根據FIA今年新頒布的無線電規則,車隊不能指導他如何調整,所以他只能降低了引擎動力,無奈地接受第五名。

        影響這場比賽成績的一大因素是進站策略,與賽前預想的不同,很多車隊選擇了保守的兩次進站,不過兩次進站顯然不合理,巴庫賽道對輪胎的壓力不大,維修區通道卻很長,最終獲得前六名的車手都是一次進站。

        紅牛車隊似乎遇到了輪胎問題,小維斯塔潘和里卡多在第5圈和第6圈就進站換軟胎,并且軟胎也衰竭很快,他倆分別在第20圈和第23圈再次進站換上中性胎,最后能拿到第七和第八名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繼加拿大站犯下策略錯誤之后,法拉利在巴庫再次犯錯,看到紅牛進站之后車隊馬上通知自己的兩位車手也進站。萊庫寧在第8圈進站換軟胎,然后車隊發現輪胎的磨損率很低,不需要再浪費一次進站時間,所以萊庫寧就用這套軟胎跑完剩余的43圈——如果他晚10圈進站,最后階段輪胎性能更好,也許可以保住自己的位置并且拉開與佩雷茲5秒以上的距離。幸運的是維特爾質疑了車隊的指令,他感覺起跑時用的超軟胎還很好,所以自己決定跑到第20圈才進站換胎,這讓他輕松獲得了第二名。

        另一個犯了進站時機錯誤的是印度力量車隊,霍肯伯格從第12位起跑,使用的是軟胎,車隊在第20圈讓他進站換超軟胎,然后用這套超軟胎跑完剩余的31圈,這導致他在最后幾圈因為輪胎衰竭被兩位紅牛車手超車。超軟胎比軟胎多跑11圈是沒有道理的,估計車隊原本計劃兩次進站,換成超軟胎后才根據輪胎磨損情況臨時調整為一次進站,畢竟即使輪胎性能下降,也比多進一次站損失的時間少。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

F1歐洲站  /   羅斯伯格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