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卡里專欄:意大利畏懼西班牙就像德國畏懼意大利
體壇+特約《米蘭體育報》記者利卡里發自法國
佩里希奇剛一攻破德赫亞的大門,戰術準備游戲就開始了。西班牙對意大利的1/8賽程一經定下,無論從馬德里還是羅馬,雙方傳來的反應都是:最讓人頭疼的對手。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恕我直言:對于意大利來說,確是如此。
歷史上,西班牙隊直到1994年美國世界杯之前,都臣服于意大利隊。迪諾·巴喬和羅伯托·巴喬是上一次意大利戰勝的西班牙功臣,那場比賽無可避免的爭議在于塔索蒂肘擊恩里克的動作沒被主裁普爾發現。
從那之后,友誼賽除外——我們就連友誼賽也應付得相當吃力——的四次正式大賽,意大利面對西班牙3平1負。問題是,即便結果是平局,西班牙也總是在贏。2008年歐洲杯1/4決賽踢完120分鐘還是平局,最后他們憑點球獲勝(4比2),進入半決賽。2012年歐洲杯小組賽,盡管結局是1比1,他們還是贏了,因為他們以小組第一的成績出線。2013年聯合會杯半決賽,贏家還是西班牙,盡管結局是1比1,他們仍舊贏得點球大戰,沖進決賽。
最后一場,2012年歐洲杯決賽,他們結結實實地贏了我們,一個屈辱的0比4。你們告訴我,就憑這番經歷,西班牙為什么需要害怕意大利?這幾乎已變成意大利對德國,德國人總是畏懼,只是現在換成我們畏懼。
先不開玩笑,這場淘汰賽西班牙更有勝算,因為他們的陣容強大,更能把握比賽,球星也更多。但意大利會給他們制造麻煩,這是肯定的,因為意大利“阻止他人踢球”的踢法,總會讓長于傳控球并以此為志的對手感到尷尬。
意大利的352或者會變陣為532,等待防守反擊的機會,這或許會堵住對方穿插與傳接皮球的空間,而西班牙正需要這樣的空間,否則他們的傳接球也毫無成果。
另一方面,說得再透徹一點,當西班牙受到快速攻擊的時候,仍會表現得有些吃力。但意大利又懂得像克羅地亞那般快速進攻嗎?此處仍存疑問。我們有個理論上的優勢:西班牙或許更加疲勞,因為他們的主力沒有得到我們主力隊員那么多的休息。然而,這90分鐘(或者120分鐘?)里最關鍵的是心態。相信自己能贏,一次性徹底清除似乎已經壓住我們足球的詛咒。這個詛咒就是:在大型杯賽當中,西班牙人的表現總是比我們更好,當然2015年尤文漂亮地淘汰皇馬不算在內。
天吶。無論如何,親愛的西班牙人,我才不信“意大利是最令你們頭疼的對手”云云。你們自我感覺更加強大,而且你們的確是。但我們還是要試著戰勝你們,遲早,我們會做到。巴黎將會是這一嘗試的好地方。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