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田聯和巴赫主席對著干 伊娃不愿個人名義參賽

嚴小琰07-11 12:25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嚴小琰報道

距離里約奧運會開幕還剩三周不到的時間,俄羅斯田徑興奮劑事件還在不斷升級。國際田聯10日宣布,對唯一一名俄羅斯田徑運動員開放了參賽準許,跳遠美女達里婭·克里什娜被允許以中立身份參加里約奧運會。這一決定對于俄羅斯體育界簡直就是一顆重磅炸彈,因為這意味著,在國際田聯興奮劑審查委員會收到的136份俄羅斯運動員的審查申請中,僅一人過關,其余135人全部被否決,其中還包括撐桿跳高女皇葉蓮娜·伊辛巴耶娃。

令人費解的是,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此前曾明確表示過,只要被證明是干凈的俄羅斯田徑運動員,仍可加入俄羅斯奧運代表團,代表俄羅斯參賽。然而國際田聯最終卻只允許克里什娜以個人名義參賽,這與巴赫的態度明顯相悖。

值得一提的是,伊辛巴耶娃此前已經明確表示,即便無緣里約,也絕不同意以個人名義參賽,參賽只能代表俄羅斯。伊娃在一個月前的俄羅斯錦標賽暨國內選拔賽上跳出了4米90的世界最好成績,如果沒有此次興奮劑風波,里約奧運會無疑將成為這位撐桿跳高女皇的退役之戰。然而現在,這位兩屆奧運會和三屆世錦賽冠軍的職業生涯很有可能因此無疾而終。“我無法理解為什么會這樣。”伊娃說,“我沒有吃過藥,在我二十年的運動生涯里,一次都沒有!我也最恨吃藥的人!”但即便是對伊娃這樣的超級巨星,國際田聯竟然也沒有放行,而且至今沒有給出相應的理由。“我也絕不考慮以個人名義參賽!要知道,在賽場上,我的名字被叫作‘葉蓮娜·RUSSIA’,葉蓮娜和RUSSIA絕對不能分開!”作為一名擁有俄羅斯軍籍的軍人運動員,伊辛巴耶娃“國家至上”的態度著實令人贊嘆。

在奧運會歷史上,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確實有多個先例,但多數都與政治相關。以個人名義參賽,在奧運會歷史上主要是為照顧那些因特殊原因或奧委會新成立或奧委會被禁賽無法代表自己希望代表的國家、地區參賽的選手。比如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來自南蘇丹的馬里亞無法代表南蘇丹參加奧運會,最終以個人名義參加了倫敦奧運會,那一屆奧運會除了馬里亞還有另外3人同樣是以個人名義參賽。

而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伊拉克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則是因為其奧委會遭到國際奧委會禁賽,因為伊拉克奧委會遭到政府改組被認為違反了國際奧委會規則,同樣2010年廣州亞運會時的科威特運動員也是以個人名義參賽,理由與伊拉克相同。

歷史上另有一著名案例來自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當時的南斯拉夫遭到了聯合國的禁賽,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薩馬蘭奇提出,讓南斯拉夫運動員身披五環旗以個人名義參賽。但是在公路自行車項目上并不存在個人參賽,就這一特殊情況,薩馬拉奇巧妙地利用時差與聯合國周旋了四個多小時,就在這四個多小時的時間里,由四名身穿代表南斯拉夫色彩騎行服的運動員組成的南斯拉夫車隊最終完成了比賽。這也被薩馬拉奇自認為是奧林匹克與國際政治斗爭的勝利。然而,俄羅斯田徑與國際田聯的這次矛盾沒有歷史依據可循,這是單項聯合會對該項目成員國協會的全面禁賽。因此,結果到底如何,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裁決公布之前,沒有人可以判斷。

根據國際體育仲裁法庭的媒體通告,俄羅斯奧委會已經于一周前,也就是7月4日向法庭提交了仲裁申請,就國際田聯對整個俄羅斯田協禁賽的合法性提出質疑。通告中提到:俄羅斯奧委會、國際田聯以及68名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已經提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就68名俄田徑運動員參加里約奧運會事宜進行裁決。2015年11月13日,國際田聯對整個俄羅斯田徑協會施以禁賽處罰,并在2015年11月26日和2016年6月17日兩度重新確認。依據國際田聯競賽規則第22.1條規定,遭國際田聯禁賽的國家田協,旗下運動員將沒有資格參加由國際田聯制定規則的任何賽事。在仲裁申請中,俄羅斯奧委會和這68名運動員提請國際體育仲裁法庭就國際田聯競賽規則第22.1(a)和22.1A條的有效性、可執行性及適用范圍進行重審,并且要求法庭允許沒有任何違反興奮劑條例前科的俄羅斯運動員在已經達標的情況下可以參加里約奧運會。

在啟動仲裁程序之后,國際體育法庭將最晚在本月21日作出裁決。也就是說,對于俄羅斯田徑運動員來說,能否參加里約奧運會,法庭的裁決將是他們最后的希望。

伊娃  /   俄羅斯田徑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