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挑戰語數外影響力的體育老師
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的腦海里一個身影已經越來越清晰,那就是我就讀海倫一中時教我們體育的董德玉老師。
說句實在話,在我們就學的那個年代,小學時的體育課就是同學們一起在操場上跑跑,初中時的體育課除了練習長跑也沒有留下別的記憶。只是那時的學校操場再簡陋,也都還有些單雙杠等簡易體育設施及一塊水泥地的籃球場。于是,青少年時關于體育的深刻記憶有二:一是圍在學校的籃球場邊看老師們即興打比賽,二是在每年的學校運動會上為能跑能跳的同學加油助威。
直到考到海倫一中讀高中,我對體育的認識才超出了跑跑跳跳、做課間操、打籃球、開運動會的簡單認知。這種認識的轉變,無疑來自高中時教體育的董德玉老師。
董德玉老師個子不高卻身姿矯健,尤其是他的犀利目光與大嗓門,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按說,一個體育老師是不容易跟文化課老師爭得在學生心目中的影響力的,但他似乎是個例外。學生們對他也許不像對語數外老師那樣畢恭畢敬,但每每想到海倫一中,他都是構成記憶畫面中比較親切溫馨的那一部分。
在同學們共同的記憶中,董德玉老師是一個勤快而能干的人。說他勤快,是因為你總能在上學路上或課間休息時看到他的身影,而且他不是在清掃他的“一畝三分地”——操場,就是在操場上同老師同學們一起做各種運動;說他能干,是因為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縣里運動會上百米紀錄的保持者,而且他場地自行車騎的特別好、冰球玩的也不錯。當然,以上這些都是“傳說”,我們親眼所見的是他在籃球場上、排球場上、滑冰場上都可以和全校師生打成一片。
當然,在很多同學眼中,董德玉老師也是一個嚴厲而又風趣的人。說他嚴厲,是因為很多同學都記得,每天的晨跑董老師都會提前等在操場上,大家到齊他會和大家一起晨跑,而且還會精力充沛地從這個班跑到那個班,并一邊跑還一邊叮囑大家保質保量完成晨跑任務;說他風趣,是因為在大家最放松的新年聯歡會上,董老師大多都會出席,而且基本上都會出個節目與同學們同樂,記得有一年董老師繪聲繪色唱了一個“豬八戒背媳婦”,逗得大家前仰后合。還有一年董老師則和體育教研組的其他老師一起舞龍為大家助興,我們大多數同學記住的是歡樂的場景,個別同學記住的則是一些逗趣的細節——舞龍時董老師拿花舞在前邊,一個空翻一個屁墩,一個空翻一個屁墩,后來估計是翻得累了也摔得疼了,索性也就一步一滑地繼續常規舞龍……
其實,對于我個人來說,董老師對我的直接影響來自兩件事。一是一次體育課時正值下雨,體育課索性移到室內進行,那次董老師給大家講起了足球的技戰術,興之所至也還談到了“勁射破網”的軼事。那是當年孤陋寡聞的我第一次意識到,體育居然還是一門學問,看起來簡簡單單的跑跑跳跳居然還要靠科學嚴謹的理論體系作為支撐。還有一件事就是董老師常和老師們在校園的操場上或圍成一圈練習排球墊球或即興搞起排球比賽,這樣的場景,是中學時代留給我的最美好校園記憶。因為記憶中每每浮現這一場景,我都會感覺生活是美好的,校園是美麗的,體育是有著獨特魅力的。
前一段時間,在高中同學的微信群里,我主動向大家求助有關董德玉老師的奇聞軼事。已經沉寂許久的微信群很快活躍起來,大家紛紛憶起和高中歲月、和董老師相關的各種陳年往事。綜合老同學的共同記憶,我得出這樣的簡單結論:如果沒有體育課,沒有體育老師,我們的青春注定會失去很多色彩。時至今日,盡管我們已經忘記了董老師教過我們的跑步要領、籃球戰術,但我們已經深深記住了和體育相關的一切美好。僅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向我們當年的體育老師深深致謝。
據說董德玉老師已經退休多年,在此謹祝董老師在人生的這一段歲月過得多姿多彩、如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