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手記:這里沒有高大上 這里只有大party

李婷08-06 15:30

特派記者李婷發自馬拉卡納

我的里約奧運會開幕式之旅開始于一段陰差陽錯的趕路大冒險,我的里約奧運會“閉幕式之旅”完結于一場拼盡全力的擠車大行動,所幸,這兩者之間留給我的,是3個小時不用花費太多腦筋去解讀的表演,是以閉幕式方式體現的開幕式演出。

在馬拉卡納體育場附近下了媒體班車,沒有任何指示告訴我們記者安檢口在哪里,也沒有任何人指引,夾雜在眾多人群之中,有個志愿者大手一揮“跟我走”,可是跟著她是越走越遠,幾個記者一路詢問,志愿者也都篤定地點頭:“對,就是這個方向。”于是,走了五十分鐘后,我們終于又繞回到了下車點附近。

又經過“再等5分鐘就可以安檢”這句可以理解為“再等半小時”的等待后,終于得以安檢進入到舉行本屆奧運開幕式的馬拉卡納體育場內,此時,觀眾全部入席,暖場的活動開始,我已經感受到了巴西人民的熱情。

這是我第一次親臨現場觀看奧運會開幕式,北京奧運會時我在家里邊寫稿子邊看電視,倫敦奧運會時我在體壇倫敦大本營和姚明、郎平以及同事們一同觀看,所以對于第一次,我當然是有所期待的,只不過本屆奧運會你所聽到的種種也讓我的期待值變的并不算高。

自發的人浪從觀眾席一邊開始,來到媒體區域便悄無聲息了,畢竟這時候記者們都在忙著寫稿子,實在沒幾個人愿意揮動雙手和觀眾們一起玩,這種情況在其他開幕式或者比賽中很常見,人浪便會就此結束,可是在馬拉卡納,人浪不過是在媒體區來到波谷而已,轉瞬新的一輪就又接上了。

在開幕式暖場時間現場就已經high了起來,當燈光亮起、音樂響起、舞者出現,尖叫聲更是此起彼伏,然后便是大家都能從電視畫面中看到的場景——多重運用的聲光電效果、科技含量并不十足的運用、煙火煙花一點不給力的噴發,以及寓意淺顯毫不隱晦的表演。

奧運會開幕式似乎應該高大上才顯得有價值,似乎需要解讀出個一二三四甚至五六七八才作數,可對于抵達里約還不到48小時,腦袋依舊在蒙圈的我來說,這樣簡潔明快熱情的開幕式也就很好啊,從早晨五點起床就開始一天工作的人表示不想再費腦子去揣度導演的意圖啦。

作為關注時尚的迷妹,超模吉賽爾·邦辰在馬拉卡納的走秀讓我精神為之一振,這位巴西最性感美麗的女郎,在這里完成了自己的T臺最后一秀,這是她作為表演者的榮幸,也是我作為觀看者的榮幸,而現場的觀眾們也為他們的女孩送上了最熱烈的掌聲。

開幕式歷來的高潮自然是運動員入場,美國、中國、俄羅斯這幾只體育強國的入場都收獲了很多的歡呼,東道主巴西更不用說了,而他們的南美兄弟們——智利、烏拉圭、哥倫比亞等國代表團也得到了和他們一樣的歡呼,難怪人們說起來都是“南美的兄弟們”。當然,還有舉著奧林匹克五環旗走入場內的難民隊,他們更是給大家帶來了更多的感動和純粹。

圣火點燃,是又一屆奧運的開始,這場節儉簡潔的開幕式或許不會成為奧林匹克中的經典,但它足夠日常足夠親近,它反而會映射出你平淡卻值得認真過好的每一天,體育,本不該有太多的承載,簡簡單單地玩,就當它真正是一個party吧。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