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紀中視點:金牌榜第二不重要 重要的是認清自我

魏紀中08-20 21:54

西方一些輿論盼望著英國里約奧運會的金銀牌總數超過中國,成為第二。好像這樣就能預示著英國的復興。巧合的是這幾天英鎊開始走強。我們愿意看到英國擺脫困境,人民生活向好。可是體育沒有那么大的力量,還是要看政治和經濟的基本面。

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或英國誰最終取得里約奧運會的金牌榜第二,只有體育意義。而這個意義也是有時限的。里約奧運會后,一個新的四年奧運周期就會開始了。

中國和英國代表團有可能存在著最后在金牌榜上打成平手的機會,但這只是預測。而預測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上的。假設也只是可能性并非必然性。

我們代表團仍在做努力,英國運動員同樣如此。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下的競賽,是互為對手,不是互相視為敵人。對最后結果,體育上成熟的國人會以平常心來看待。歡欣也好,遺憾也好,都會過去。因為我們有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個舉國大事要完成。

以中國夢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標志符號正在中國的土地上,在中華海內外子女心中化為正在逐步性實現的理想。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這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口號現在超越了體育范疇,成為世界不少國家人民的期望。

中國夢并不是在一枝獨秀中在中國實現一個仙境。按照馬克思的偉大理想,無產階級只有在解放了全世界后才能最多解放自己。中國夢追求的是首先使自己的事情辦好了才有能力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更多人。

中國過去在體育上取得一些世界公認的成就后自然就產生了中國體育一枝獨秀的思想,特別是在北京奧運會成功之后。這種封閉的思維方式使我們不可能全面地看到世界體育的發展和進步或者不愿意看到之。里約奧運會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們清醒了些,也希望事實果真如此。

中國女排也許在開始時對自己也估計過高,因此才有郎平的女排沒有大家認為的那么好的聲音。沒有那么好,我們可以靠我們的精神力量把潛力發掘出來拼,以求扭轉,不怨客觀,不服輸的扭轉。不管中國女排最后能不能奪冠。但是她們的精神信念使大家幾乎在很少希望中看到了欣喜,增加了信心。

習總書記講過的幾個信心不動搖就是告誡我們一要堅定,二要抱有與世界共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的宏大抱負。

看看世界的發展就不會滿足或享受我們也許不一定存在的一枝獨秀。

世界上的事物一般都是有關聯性的,但是絕大部分的關聯關系都不是因果關系。人們往往會把關聯誤認為是因果。

至于奧運會中的裁判問題是一個歷史性的問題,在不斷地改進之中,但是始終沒能解決好。而且從想盡一切辦法減少裁判的主觀裁量權,打擊人為操縱比賽結果,懲罰裁判腐敗……現在又出現了比賽仲裁機構的仲裁遭質疑。

為了解決操縱比賽問題,國際奧委會曾給跆拳道和拳擊等提出整改限期,跆拳道采取了完全的智能判中、拳擊采用了裁判給分公示、為了解決體操和花樣滑冰裁判的結幫采取了臨場電腦抽簽選用裁判,更多的項目采用了裁判錄像以接受對裁判判罰的挑戰。這些都是進步。

給運動員創造一個可以完全放心的公平競賽環境一直是國際奧委會保護干凈運動員的追求,這種努力仍在繼續。因為質疑,爭議始終存在。里約奧運會也不例外,小的不說,大的舉這么幾件:

國際拳擊聯合會把一名裁判遣送回家。同時有不少國家對裁判的偏袒不滿,包括我們。由于抗議裁判不公要求控方舉證,沒有確實到手的證據很難告倒他。

國際田徑聯合會在事前章程缺乏明確規定可以因興奮劑陽性過多而整體對一個協會禁賽,對俄羅斯的處罰到現在還有爭議。國際舉重聯合會就有這樣規定可以對俄羅斯等協會整體禁賽。

匪夷所思的是在無法判定任何其他運動員真正影響了美國4×100米女子接力隊的結論下竟然允許美國隊單獨重賽。這純粹是少數人的主觀決定,缺乏規則適用。受害者是中國,中國兩次申訴,同一仲裁庭討論,竟都置之不理。

國際體操聯合會出于對某些運動員的偏好,一上來就給高分,把其他人明顯地、公開地壓扣。因此,在裁判問題上不僅要有參與規則制定和修改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對新規則或原有規則給裁判的掌握尺度解釋權,我們在這方面欠缺得很。


奧運  /   中英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