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年齡榜:“90后”已經在中國隊當家做主

體壇+記者孔德昕報道
中國隊本次里約奧運的征程終于結束了,奧運健兒們的表現都十分出色,他們為中國代表團總共拼得26枚金牌,18枚銀牌以及26枚銅牌。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被人們念叨的“90后”這一次終于當家了。
在計算個人奪得獎牌的個數時,考慮到雙人項目和集體項目的奪金分量更重,我們規定:雙人項目的金牌,二人所在的年齡段各計1金(來自同一年齡段即算該段獲得兩金);團體項目的金牌,每人所在的年齡段各計0.5金(如有三人來自同一年齡段即算該段獲1.5金)。這樣一來合計共有37枚金牌,92.5枚獎牌。
本次里約奧運會中國隊年齡獎牌榜如下:
各年齡段金牌比例
“90后”當家做主
我們把90-95年之間的運動員算作“90后”,也就是說這些運動員的年齡全部在21-26歲之間。本次里約奧運會,“90后”真的已經成為了整個中國代表團最為倚仗的力量,他們總共獲得19.5枚金牌,占總金牌數一半還要多,是中國隊當之無愧的奪金主力。本次中國代表團運動員的平均年齡只有24歲,創下了歷史新低,而這個平均年齡也正好在“90后”的區間里。
縱觀“90后”的奪金項目,從91年的張夢雪為中國隊射落首金,到94年的朱婷以及一群女排姑娘們的完美收官,幾乎所有項目都有這幫年輕人的身影。女乒領軍的丁寧90年,泳隊“一哥”孫楊91年,拿下女舉第一金的鄧薇93年,女排主攻手朱婷94年。人們一直念叨的“90后”也終于長大了,這些在奧運賽場揮灑汗水的“90后”已經成為了這一代年輕人的領軍者,他們定將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
“85后”中流砥柱
9枚金牌,30.5枚獎牌,盡管和“90后”軍團差距較大,但是“85后”的這批運動員是所有年齡段中貢獻第二多的。年近30甚至超過30歲的他們是整個中國代表團的中流砥柱。
馬龍和張繼科這對乒乓球男團的領軍者都是88年生人,拿到奧運第5金的跳水傳奇吳敏霞也是85后,連續4屆奧運會在同一項目奪金讓她的名字和卡爾·劉易斯這樣的奧運傳奇并列在一起。除此之外,擊敗李宗偉守住羽毛球男單的諶龍同樣是85后。這幾塊金牌的分量一個比一個重,正是他們的坐陣讓中國隊能一步一個腳印地穩步前行。
“95后”冉冉升起
陳艾森為“95后”收獲2金
這個年齡段里的運動員大多剛過20歲,在這個很多孩子還上學的年齡他們已經站上了世界的舞臺為中國隊爭光添彩了。6.5枚金牌占比達17%,14枚總獎牌的成績也可圈可點。
陳艾森10米臺上連拿兩金是這一集團的代表,曹緣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力拼單人3米板的金牌也還歷歷在目,趙帥不僅和女友鄭姝音雙雙奪金,同時還幫中國男子跆拳道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他們年紀輕輕,他們沖勁滿滿,16年的里約是他們初露鋒芒的時刻,但4年后的東京才是他們大展身手的舞臺。
“80后”告別 “00后”驚艷
“我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時間再為這支隊伍付出,我沒時間了...”當與搭檔張楠奪得里約奧運會男雙金牌后,傅海峰這一句話,戳中無數國人的淚點。“80后”的老將們終于要退出奧運舞臺了,但他們在這一次的表現仍然令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有傅海峰拿到了一塊奧運金牌,但是杜麗在10米氣步槍項目上多次力挽狂瀾的表現值得所有人的喝彩,她也以也1銀1銅結束了自己的奧運生涯。
杜麗已經學會享受比賽
而“00后”的這枚金牌則真的是驚喜了,2001年出生的任茜年僅15歲,她在女子十米臺項目上奪金之后的第一反應是“感謝媽媽的付出”。她顯然還是一個孩子,但卻有著無限光明的未來,而她自己也顯得信心滿滿,“我會繼續練得,直到練到跳不動為止!”
任茜為“00后”拿下唯一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