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轉會技術報告:強隊多買堅盾 弱隊多添利矛
記者林良鋒報道
英超夏窗關閉,輿論說得最多的是大衛·路易斯回流藍橋。這被業界當成笑話,不僅說明切爾西再次做壞了買賣,還有坊間對巴西人的不屑。路易斯值不值這么高價被回購,切爾西該不該再打他的主意,這都是局部。孔蒂一直需要補充一名中衛卻遲遲無法如愿,不得已吃進路易斯,反映了爭冠集團引援的大方向還是在后場。
買中衛,強隊拒絕被爆冷
英超今夏最貴引援的前十位中,4人是中衛,2人是防守中場,曼城、曼聯、阿森納和切爾西無一例外都在這兩個位置增援,再次驗證那句老話:防守出冠軍。這是那些競爭力度不大的聯賽中,寥寥無幾的熱門球隊難以體會的緊迫感。只有在英超,才會有弱旅打劫冠軍、抵抗強隊直到最后一分鐘。強隊稍不留神就會被黑馬所趁。因為防守失誤負于弱隊,代價更高。
缺乏穩健的防守,強隊丟的不是一兩場的絕對積分,而是和競爭對手之間的相對分差,比如本季頭2輪,阿森納被利物浦擊敗、被萊斯特逼平,只得1分,但同輪曼城、曼聯和切爾西都拿足3分,損失就是5分。以阿布入局后的十二季英超爭冠走勢為背景,在熱門球隊實力無限趨近、強強對話平局日增的模式下,再堅持過去的思維——掃清外圍再和勁敵決戰——已沒有現實基礎。十年前曼聯奪回英超,甚至沒有和切爾西決戰,在雙方次回合交鋒前,曼聯已加冕英超。
強強對話的總量也比過去多,所謂“決戰”就益發被灌水稀釋,意義和價值大不如前,勢將導致強弱對抗越來越影響賽季的發展。沒有穩妥可靠的中衛押陣,爆冷就一直是強隊頭頂的陰云。上賽季切爾西衛冕提前結束,阿森納沖擊冠軍最終失敗,熱刺在和萊斯特相持階段一再失分,利物浦無緣歐戰,都是后防在關鍵時刻捅婁子,被實力低于自身的對手搶分。熱刺的一雙比利時中衛賽季上半程相當穩健,季中出現過一段費爾通亨受傷,由奧地利國腳維默頂替,費爾通亨歸隊后,主力配置反而不如之前;阿森納的后防同樣受到傷患的打擊被迫重組;曼聯的中衛組合也和直接對手的同行一樣,經受不住關鍵場次的考驗;如果薩科沒有遇到藥檢不過被停賽,利物浦的歐聯決戰可能會是另一個結果。
中衛既是防守的支柱,也是由守轉攻的跳板,在瓜迪奧拉,中衛還要接受新思維的洗禮,成為發動進攻的原始動力。中衛的能力不足,可以應一時之急卻不能靖一季之難,巴伊、斯通斯、路易斯和穆斯塔菲各有特點,但在各自集體都能滿足主教練第一需求:要么是制空,要么是控球,要么是快反,這個環節買錯人,會在圣誕之后引起癥狀總爆發。輿論不看好路易斯,估計是對孔蒂病急亂投醫很有保留。
買中鋒,弱旅求一分生機
京多安因為轉會費數額沒有進入前十,絕不代表他的價值和作用不如坎特、扎卡和博格巴。幾乎所有球隊都添置了防守中場,可視為“坎特效應”。中場中路絕不能失守,是贏球的公理,英超各隊總共吃進50名中場,鎮守中路者又占一半,家家添丁。
強隊吃中衛,弱隊買箭頭。今夏英超轉會的后衛和前鋒人數一致,惟強弱各有側重。本特克、扎扎、略倫特、博尼、蘇萊曼尼紛紛高價跳槽,顯示了弱隊求活路的方式:和強隊拼防守,和同級別的對手就要拼得分。沒有好的箭頭,在保級的殘酷環境中只能看著對手拿分。弱隊基本沒有講究場面和風格的本錢,能進一個生機就多一分。英超打了3輪,已經消滅了0分,只有兩場是0比0,其中一場產自西布朗對米堡,前者立刻行動,在轉會截止日吃進了比利時前鋒沙茲利,和威爾士的歐洲杯英雄羅布森-卡努。
當然,強隊也在新添大炮,伊布、文森特·揚森、盧卡斯·佩雷斯和巴楚瓦伊都在此列。強隊最擔心主炮受傷或狀態下滑,無論是出于打法的需要,還是迫于輪換的壓力,多備一名前鋒,就有望多搶一分。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