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億美元將為F1換來什么? 收購戰恐不會停息

茅為安09-12 10:49 體壇+原創

特約記者茅為安報道

持續了一年多的F1股權轉讓傳聞,如今終于變成了現實。當美國傳媒巨頭Liberty Meida出手完全奪取F1點控制權,這項運動的未來無疑是最讓人關心的話題。

十年前,私募股權公司CVC投資伙伴收購F1時,只有一個目的:賺錢。如今85億美元(44億美元現金、41億美元債務轉嫁)雖已不如曾經120億美元報價那么驚人,但仍是一筆價值連城的買賣。

對Liberty來說,這次收購行動絕不僅是興趣使然,也不會滿足于根據現有合同十年內穩穩到手的大約93億美元,而是要以自己的“玩法”來進一步擴張F1的生意。

新任F1主席切斯?凱利明確提出,要把F1比賽打造成更盛大的“活動”,以便吸引更多觀眾和投資者。美國人對體育賽事娛樂化的能力,從來不需要質疑,NFL“超級碗”的盛況就是最好的證明。而且,打造現場演出正是Liberty旗下的Live Nation公司的立足之本。事實上,新加坡、阿比扎比作為兩個新興分站賽在“派對”路線上的成功,提供了可行的現實依據,Liberty只需“精加工”,進一步雕琢自己的概念。

作為一個傳媒大佬,Liberty最不缺的就是傳播手法。當前F1最薄軟的環節是在數字平臺的推廣,而這恰是“新老板”的強項。一方面,Liberty既精于生存“內容”,也善于消費,而且長期投資時代華納和派拉蒙的母公司Viacom,在電影行業興致昂然;另一方面,凱利本人坐鎮21世紀福克斯副執行主席之位,完全可以調動資源,迎合時下數字市場的流行趨勢,為F1進行更多開拓,特別是打破一直以來在社交媒體的壁壘,吸引年輕一代。

F1與世界杯、奧運會齊名,擁有每年超過4億的電視觀眾,全球化運動也意味著機會同樣全球撒網。自進入21世紀,F1在亞洲、中東地區的開發做得不錯,但北美是心頭之痛?,F在,Liberty的美國身份一舉讓F1找到“美國夢”的突破口,而其與世界各大傳媒集團的緊密關系,將進一步推動這項運動在亞太地區的擴張。

當然,下個月即將年滿86歲的伯尼???巳R斯頓在未來三年繼續擔任CEO也是關鍵,因為這筆交易全部完成很明顯需要時日。在過渡階段,沒有人比掌管了F1四十年的伯尼,更能保持這項運動的正常運營,不用說新一輪《協和協議》的談判及權利斗爭近在眼前。

但是,永遠不要以為F1的收購戰會就此平息,誰能保證不會有更大的鱷魚在不遠的將來浮出水面,何況換作你是伯尼,你會甘心當一個“高級打工仔”嗎?

伯尼  /   85億F1  /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