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塞爾巴因克也被釣魚!英足壇掃黑運動能成功嗎?

體壇+記者林良鋒報道
阿勒代斯已經下課,在離家去外埠“清醒反思”之前,他面對媒體作了一番交代:“我干了件傻事,對不住所有相關的人,和足總分手非常友好。我只是幫了一把一位相識30載的老友,‘釣魚’的人今天贏了,我只能承擔后果。”
阿勒代斯年俸300萬鎊,如果成績好還有額外打賞,只干了67天,他從足總拿到的分手費據信仍有100萬鎊。《太陽報》余恨未消,譏諷他每天的工錢竟有1.5萬鎊之巨。還將他賣房時,為了一臺用過的洗衣機向租客——一位單身母親——討要50鎊的事情抖露出來,罵他“錙銖必較的貪貨”。真是人一倒霉啥都有罪。
掮客牽扯出8位教練
《太陽報》并不是阿勒代斯下課的幕后推手,卻是10年前迫使足總對轉會黑金展開調查的積極參與者,該報將十年前的舊事拿出來翻炒,卻不得不隨后加上一句:查無實據。目睹同行再行揭黑,馬上響應,從旁助威。阿勒代斯只是這次揭秘的第一個倒霉蛋,且是《每日電訊報》花了10個月精心策劃的一場揭露足壇貪腐運動的組成部分,阿勒代斯之后,還有8名現任或離任的英超主教練牽涉收回扣,但因為指控沒有確鑿證據,《電訊報》礙于法律原因不能公之于眾。
指控的來源是3位掮客——其中一位是意大利經紀人皮諾·帕利亞拉,他曾因為運作打假球被“禁止參與任何形式的足球活動”5年——他們在和英冠巴恩斯利俱樂部助理教練托米·賴特討價還價時,爆出了這8位主教練的受賄丑聞。該報將3位掮客描述8位主教練的言論歸納刊登,讓球迷自己甄別,但線索太少,并不容易判斷。
最近5年,《泰晤士報》致力揭發國際足聯的黑箱操作和權力尋租,搜集了大量物證,但若沒有美國司法部聯手瑞士當局予以打擊,媒體能做的也只是虛張聲勢,甚至不能感化FIFA的戰略合作伙伴撤出贊助。美國人一動手,FIFA的權力金字塔登時崩塌,坐牢的坐牢,引渡的引渡,下臺的下臺,雖無法肅清貪腐,畢竟動搖了FIFA的決策機構,頭面人物幾乎換了一遍,被視為《泰晤士報》揭黑的巨大勝利。《電訊報》看得眼熱,也醞釀來一次聲勢浩大的掃黑。
根據該報自詡,這一策劃在阿勒代斯上課前已經啟動,卻在頭8個月啥收獲沒有,只在阿勒代斯于今年7月獲聘后,臥底們才逐一接觸目標人物,除了阿勒代斯落網,另有兩人也遭偷拍:巴恩斯利的賴特和英冠女王公園巡游者主教練、荷蘭名宿哈塞爾巴因克。
哈塞爾巴因克被抓住把柄了嗎?
兩次“釣魚”在8月進行,賴特中招,收了臥底記者置于信封內的5000鎊(均是20鎊紙幣),為此本周四先遭巴恩斯利停職,旋而被炒。哈塞爾巴因克的遭遇和阿勒代斯差不多,都是談論如何去“遠東”給投資商們上課吹牛,價錢就低得多,只有阿勒代斯要價的一半——5.5萬鎊,且必須轉入其在荷蘭的賬戶。哈塞爾巴因克貌似比阿勒代斯警醒得多,“我得上網搜一下你們公司”,他只談演講,且是在國際比賽日期間,“給球員多放兩天假”,話題涉及“第三方所有權”時,“哈黑子”就含糊其辭“給我一個球員,好球員”,“你們要是有一家俱樂部就好辦了,轉讓球員容易得多”。巡游者表示要內部展開調查,但補充一句:“我們對主教練有絕對信心。”換言之,巡游者并不想和媒體合作,也抓不到哈黑子任何違規的言論。
除了兩位英冠教練,《電訊報》的第4個目標是利茲聯的意大利籍東家切利諾,這可是塊硬骨頭。切利諾曾因在意大利挪用公款造假賬蹲過兩星期班房,對和司法機構打交道很有心得。目前,他正接受足總的一個專職小組的調查,審他兩年前的一樁轉會買賣中,將近20萬鎊的非法款項,但他的口氣貌似并拿調查當回事:“別××和我嘚瑟,老子是意大利人,不是英國佬!”切利諾談到轉會中的“第三方所有權”障礙時,給臥底出了主意:“讓那家公司在我的俱樂部控股兩成,到時從轉會的盈利中分賬。”他吹噓利茲聯如果殺回英超,買賣球員可得5000萬鎊,作為利茲聯的股東可以從每筆轉會中抽兩成。
“意大利人腐敗,英國更狠”
這幾起“釣魚”中,幾乎都有經紀人斯科特·麥加維的影子,作為阿勒代斯30多年的老友——兩人在球員時代就相熟——他無疑是《電訊報》主攻的對象,也是從他這里打開了缺口。麥加維是格拉斯哥人,在上世紀80年代初效力曼聯,4年中只上場35次,隨后轉會樸茨茅斯,開始了職業生涯的流浪旅程,先后效力卡萊爾聯、格林斯比鎮、布里斯托爾城等低級聯賽俱樂部,退役前還去日本混過一年,效力當時還是企業俱樂部的馬自達(廣島三箭),最終在塞浦路斯的利馬索爾阿里斯掛靴。身為職業球員中的“游牧”一族,充當掮客之余,他還是曼徹斯特當地業余球隊的教練,幫買賣雙方牽線搭橋是他的收入來源。結果被媒體當成誘餌,搬倒了三獅主教練。
阿勒代斯下課,賴特被炒,可能會引發足總和警方進一步介入,前者表示將全方位審核現在的違紀處罰程序,并調查那8位教練的銀行賬號,《當日比賽》主持人萊因克爾呼吁警方展開調查,徹底肅清足壇的貪腐。
英國足壇的貪腐根深蒂固,有經紀人爆料稱:即使看管裝備的小廝也想撈一份,有的主教練一筆買賣要收三道錢!怎么收?第一道,讓球員先和經紀人簽約,從經紀人那里拿一筆傭金;第二筆則是從球員上場的獎金里扣,“想踢球就先交錢”,第三筆是該球員被轉手時,從經紀人或買方俱樂部收取回扣。這筆錢少則二三十萬,多則高達百萬。其中一收回扣的主教練,慣用語是“有沒有給我買杯咖啡謝我呀?”帕利亞拉坦言,他能干這行,最靠得住的是主教練或體育總監的貪婪。“我以為世上只有意大利人腐敗,結果英國更狠。”
足總表示,10年前的掃黑運動最終不了了之,歸根結底還是證據不足。當時已經找了退休警員協助,但查不下去。都是“他說,他又說”之類的廢話。現在警方對防暴恐還心有余力不足,再拿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分散警力,并不現實。3位掮客的酒話牽出了8位教練,但在足總需要對質時,都否認曾給過回扣,可以想象,這次掃黑的難度比10年前更高,也更沒有結果。《電訊報》卻是大贏家,他們成功干掉了英格蘭主教練。
歡迎下載體壇周報客戶端體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