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中出了一個叛徒!韋伯自傳大揭“黑哨”底

林良鋒10-14 19:36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林良鋒報道

英超球迷幾乎都知道霍華德·韋伯這個名字,此君執法英超11年,雖不乏誤判,但其業務水平不容置疑,整體形象也很正派,并不像球迷認定的那樣,是親曼聯的官哨。利物浦的荷蘭外援巴貝爾曾因韋伯屢屢判給曼聯點球,做了一張韋伯穿曼聯球衣執法的圖放上網,被足總課以數千英鎊罰鍰。我們已經有一陣子沒在場上見到韋伯那醒目的禿頭了,巴西世界杯東道主對智利的1/8決賽,是韋伯最后一次正式比賽執法,月余之后他宣布退役,進入“職業足球裁判理事會(簡稱PGMOL)”擔任技術總監,為培養新一代裁判當導師。但干了不到兩年,韋伯就撂挑子不干了。

為同行出頭憤而辭職

先說他干嗎去了。韋伯和英電資訊簽約,成為該機構歐冠直播嘉賓,點評同行執法,對有爭議的判罰給出專業意見。這只是日常的一半,另一份工作是飛赴萬里之外的沙特,在利雅得一家裁判咨詢公司任職,成了職業空中飛人的一員。這份工作回報優厚,是謝聯東家之一、沙特王儲阿卜杜拉赫親王撮合的美差。

再說他為何不當教官。韋伯原本很有抱負,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名望為過去的同僚、現在的同行出頭,在他們遭到猛烈批評時為之辯護和代言。不料,韋伯的舉動觸怒了英超老大斯庫達摩爾,他傳話給裁判的老大邁克·萊利(退役前同為英超名哨):“找霍華德談談,讓丫住嘴!”

事情的起因是去年年初,阿特金森執法一場切爾西的比賽讓穆里尼奧不滿,藍軍主帥公開批評他發揮“很臭”。韋伯隨即接受《泰晤士報》采訪,不點名地代阿特金森出頭,解釋同行的判罰。萊利把他叫到辦公室,轉達了斯庫達摩爾的意思。英格蘭裁判職業化之后,管理裁判的PGMOL由英超、足總和足球聯盟三方出資,英超掏錢最多,話語權最大。斯庫達摩爾讓萊利以行政手段警告韋伯,原因不詳,但讓韋伯極為震驚:“那個賽季裁判的確做得不夠,誤判較多,穆里尼奧公開敲打阿特金森,又是一通陰謀論。我當時想‘好吧,我們是做得不夠好,但說裁判吹黑哨偏袒誰,就特么太扯淡了吧’?”

韋伯當時就覺得應該反擊穆里尼奧的誣陷,征得萊利俯允,他接受了《泰晤士報》的專訪,“可采訪完,萊利告訴我‘斯庫達摩爾伐開心’。伐開心?!在我看來,力挺同行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真沒意思了。我存著那篇采訪,提醒自己‘你為什么離開裁判界’?”

裁判那些事非他所愿

韋伯辭去“輔導員”一職,既有領導不支持的郁悶,也有“輔導員”角色模糊的困擾:我究竟在這干什么?領導不支持他為同行辯護,則讓韋伯看清了英格蘭裁判界的諸多陋習:抱團站隊、討好名人、缺乏透明度。韋伯意猶未盡,辭職后出了本自傳《忠奸人》,冒著被罵叛徒的風險,把自己對裁判文化的看法、對同行得不到同情和保護的痛苦、對同行很多不敬業行為的鄙視一吐為快。這本自傳比兩位前輩波爾和哈爾西的回憶錄有營養多了,媒體認為波、哈兩人不過是藉出書,炫耀執法人生中和名人摩肩接踵、談笑風生。

外界為韋伯的揭秘震驚:裁判界結黨營私,相互撕咬,讓人看到了他們也是凡人,落入普通人失常跌進的窠臼。比如,某次裁判們周末聯誼,波爾和哈爾西差點動手打起來;德國世界杯上,波爾對同一名克羅地亞球員掏了3張黃牌淪為笑柄,馬上有同行發短信譏諷“神掏牌”;裁判盛行在電子郵件中說同僚壞話;一進職業裁判的圈子,你就必須在波爾和溫特兩人之間選一個站隊;一位裁判最愛和名帥搞關系,在訓練基地用免提電話和前任利物浦主帥達格利什套詞,后者大罵韋伯執法利物浦的比賽“很爛”,這位裁判竟然附和諂媚,毫不在乎這番對話所有人都聽見了。

韋伯忍無可忍,這不是他期望的生活方式。退役前,他一直對裁判受到的各種侮辱非常憤慨,特意學了13種語言“傻X”怎么說。他牢記一位前輩的教導:“干咱們這行,你要有心理準備,既要在判罰時像個蠻橫的王八蛋,還得保證別吹得像個臭三八。”

韋伯很清楚執法總會犯錯,只要是無心之失就好,“我們犯錯很正常,但我絕不認為裁判隊伍都是黑哨。我在世界各地遇到同行交流,他們都認為英國裁判比他們做得好,但這只是私下的意見,不會拿到臺面上來說。萊利將裁判職業化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一點要承認。”然而,萊利并不樂意讓裁判在賽后接受采訪,“本來吹錯了就被罵,你還主動出去說‘我錯了這錯了那’,那不是欠揍嗎?”

韋伯部分同意萊利的意見,但很不高興萊利的前任哈克特竟通過媒體攻擊同行,“他以為只有他吹比賽的年代是康乾盛世呢。他自己干過這行,酸甜苦辣都嘗過,為什么會公然叫囂要炒掉一個裁判?”這也多少是韋伯出書的原因,要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到裁判并不是人們臆想的黑哨,“你看看學校里打橄欖球和踢足球的孩子,對待裁判的態度截然不同。都是同一撥孩子,為什么?還不是足球裁判名聲不好?”

英超  /   韋伯  /   波爾  /   切爾西  /   穆里尼奧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