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劉李之后誰是下一個國際巨星 朱婷接棒中國名片

體壇+特約評論員丹寧評述
高調出征女排世俱杯的瓦基弗銀行最終獲得季軍,同樣來自土耳其的伊薩奇巴希最終成為該賽事歷史上首支成功衛冕的球隊。
從個人表現來看,剛剛加盟瓦基弗銀行隊的朱婷五場球砍下破世俱杯紀錄的103分,榮膺最佳主攻,已經非常出色,但瓦基弗銀行未能奪冠也算是給大家提了個醒:雖然拿過奧運會和世界杯的MVP,但朱婷還不具備在任何球隊、任何體系中都能夠橫掃天下的能力,當然,這樣的球員也根本不存在——早在奧運會期間,就有人說過,“女排精神”這么多年其實一直在,但沒有郎平執教肯定不行;而即使郎平和她的國家隊團隊都在,沒有朱婷這個皇冠上的鉆石,也依然無望奪冠。但回過頭來看,光靠朱婷又肯定不行,不然河南女排早就該拿全國冠軍了……
年輕的朱婷身上其實承擔了兩副重擔:第一副是瓦基弗銀行隊乃至中國女排的無數球迷交給她的,期待她以球場上的表現帶領兩支球隊沖擊巔峰;而第二副重擔則是時代賦予她的,那就是能夠成長為新時代中國體壇無可爭辯的世界級巨星。注意,不是排壇的世界級巨星,如果是這個標準,朱婷早就已經達到了。
這是一個需要英雄、需要巨星的時代。毋庸置疑,中國體育曾經擁有過含金量極高的巨星群體——曾經的“姚劉李”,競技成就超凡、兼具特色鮮明的個人魅力,而且所從事的競技項目要么是高度職業化(網球和NBA),要么是田徑這樣的基礎大項;天分、努力、機遇,他們都不缺,時勢和英雄互相造就,最終呈現給我們的就是中國體育難得一見的巨星時代。如果再往上追溯,郎平也是不折不扣的巨星,她符合那個年代“體壇巨星”的所有標準。
而新時代的巨星,不但需要成績過人,在國內外也要有巨大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最好還能有巨大的市場價值。中國的體育產業顯然是不缺錢的,而且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還會越來越不差錢。但是和四萬億的宏大敘事不相稱的是:以這樣的標準,中國體壇在“姚劉李”歸隱之后已經沒有貨真價實的世界級巨星。
足球就不用說了,拿得出手的球員?一個都沒有!日韓球員動輒都在歐冠的關鍵場次唱主角,我們呢,五大聯賽的門還沒敲開,差距太遠太遠了。易建聯曾經維系著很多人的巨星夢,但是二度征戰NBA以主動要求湖人裁掉自己告終,嘯傲美利堅只能存于夢想之中。拿過大滿貫的馮珊珊成績不錯,但公眾知名度并不太高。網球小花們?以她們的天分,注定達不到李娜的高度了;乒乓球羽毛球成績夠棒,但受制于項目影響力,想達到林丹的高度都可能性不大。職業拳擊,以鄒市明的風格+實力,很難……
沒錯,在下一代體壇巨星的候選者中,朱婷無疑位于領跑位置,在排球這個強調整體的項目當中,年紀輕輕就已經拿到了奧運會和世界杯的冠軍,并且是所有人都很信服的雙料MVP,加上她開朗的個性、國際化的成長線路——但這并不等于朱婷能夠自動成為我們期待的巨星,她還需要更多的磨練。
持續而過硬的運動成績是必需的。但世俱杯已經證明并不容易,這一屆世俱杯在很多人看來,是奧運會之后,朱婷加冕排球女王的又一個臺階,但事實上,以瓦基弗銀行這般豪華的陣容,也不是任何比賽想奪冠就能輕易奪冠的。
更重要的是,想成為新一代巨星,僅僅有成績似乎還不夠。未來的朱婷,呈現給我們的不應該是只會打球的強大機器,在這個年輕的姑娘身上,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個人魅力,更豐富的經歷、更多的內涵、更多的思想和更鮮明的個性。而這個需要時間的磨練,可不是秀一兩個表情包那么簡單。好在,朱婷已經上路,一切的可能性都在她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