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體育部主任:溫暖的大哥——追憶殿民兄

許基仁11-14 12:52

許基仁,新華社體育部主任

僅僅差了一天!殿民未能親手接過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為表彰他投身奧林匹克新聞事業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而特制的金質奧運五環紀念雕塑,讓人肝腸寸斷!

僅僅差了一天!榮退會變成了追思會。11月11日下午,任職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20年、新華社體育部前主任、倫敦分社前社長高殿民在參加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會議期間,在韓國平昌突發心臟病去世。

殿民是一個不愿眷戀名利的人!他在2010年卸任體育部主任遠赴歐洲擔任倫敦分社社長時就對我說,希望能辭去新聞委員會委員的職務,讓體育部同仁替代。但殿民在國際體育新聞界的人脈和聲望是無法取代的,我說你雖然離開了體育部,但還在新華社工作,還是新華社的代表,一樣可以履職,為新華社體育報道、為東西方體育新聞界的交流作貢獻。另一方面,新聞委員會也希望殿民能繼續留任。在他們眼里,殿民就是中國體育新聞界的一張金字名片!2015年殿民退休后,他又多次跟我提出卸任要求,并在今年里約奧運會期間陪同我和體育部副主任周杰拜會國際奧委會媒體運行部總監安東尼,提出新華社更換委員的要求。

新聞委員會委員由國際奧委會提名產生,并不是每個國家必須要有代表,退休后繼續擔任委員職務的仍大有人在。但國際奧委會最終還是被殿民的誠意所打動。不久前,國際奧委會和新華社先后批準由周杰取代高殿民,作為新華社代表擔任新聞委員會委員,但安東尼還是破例邀請殿民赴平昌參加新聞委員會會議,并根據不少委員的要求,準備張羅一個榮休會,委員會還特地制作了一尊金質奧運五環紀念雕塑,準備給殿民一個驚喜!

但12日,最終從安東尼手里接過紀念雕塑的是周杰和體育部前主任助理、北京冬奧組委媒體與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徐濟成。雕塑基座上寫著:“高殿民,為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出色服務20年。”而此時,殿民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

人生之悲,莫過于此!五環有情,當必垂淚!

殿民1978年開始從事體育報道,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報道許海峰奪冠,全球首發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這一中英文消息。這組報道也被評為中國好新聞(中國新聞獎前身)特等獎。他參加過從洛杉磯到倫敦的8屆奧運會報道,并參加了里約奧運會火炬接力并觀摩了賽事,還長期擔任國際田聯和國際排聯新聞委員會委員。37年體育報道生涯,32年中親歷9屆奧運會,參加了最近四屆奧運會的火炬接力,在多個重要國際體育組織任職,擔任中國最重要的體育媒體新華社體育部掌門人13年,這在中國體育媒體人中無出其右。高殿民,是中國體育新聞界的一面旗幟,一個楷模。

殿民嚴以待己,寬以待人,政治和業務素質高,領導力、執行力、親和力超強。在他執掌新華社體育部的13年中,新華體育成長為在中國和國際體育新聞界聲名卓著的品牌,也造就了一批體育名記者。

他的國際交往能力超強。體育部許多年輕記者都有體會,凡是在大賽中接觸到國際奧委會或各國資深體育記者時,只要一提到“Gao”,對方往往就會兩眼發光,滔滔不絕講起與殿民的友誼。

雅典奧運會前夕,殿民憑借他在國際奧委會廣泛的人脈,為爭取新華社獲得北京奧運會東道主通訊社和官方攝影隊的殊榮立下首功。在最近的四屆奧運會上,新華社一直在國際奧委會那里享受著世界性通訊社的待遇,直接從國際奧委會獲得奧運會、冬奧會采訪名額,為提升新華社的國際地位、為增強中國體育新聞界的聲譽作出了特殊貢獻。

很多人不知的是,殿民為北京成功申辦2008年奧運會付出了默默無聞的貢獻。北京申奧接待國際奧委會評估團時,殿民由于其較高的國際聲譽、出眾的英語水平和對體育報道透徹的了解而被指定為媒體運行方面的候補陳述人。雖然他最終沒有作為陳述人面向國際奧委會評估團匯報,但在背后依然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陳述。在2001年莫斯科申辦沖刺階段,殿民又臨時擔任北京奧申委輿情組的重要一員,默默搜集各國對北京申辦的輿情,為北京申辦成功提供了有價值的輿情分析。

殿民是個有遠見的人!在他1997年執掌體育部以后,就堅持體育部傳統,每年只招收英文專業畢業的大學生。當時體育報道對英文要求還遠沒有現在這么高,但殿民認為,體育不分國界,體育報道不分國界,新華社乃至中國體育報道終將會融入到國際體育新聞競爭中去,爭奪國際體育新聞話語權必將是新華體育的重要職責,記者必須懂英文,必須能用中英文雙語采訪和寫作。新華體育這個傳統恪守至今,使我們受益匪淺。

體育部長年重視英文報道,連國際奧委會都是新華社英文稿的訂戶。殿民常說,我們對英文報道一點都不能忽視,國際奧委會官員每天都在看著我們的稿子。在他們眼里,我們代表著新華社的聲音,代表著中國的聲音!

溫暖的大哥,殿民大我八歲,我們的生日只差一天,我們的手機號只有末尾兩個數字不同。31年的朝夕相處,13年的班子搭檔,使我們情同手足。于公,他是一位愛崗敬業、工作嚴格、提攜后人的老領導、好領導;于私,他是一位寬厚的大哥。

在殿民辭世后,大家的懷念中共有的印象是:殿民是一位厚道、善良、古道熱腸的鄰家大哥,始終給人以溫暖的感覺。他是一位永遠也不愿意麻煩別人卻在幫助別人時永遠也不怕麻煩的仁者。即便他在擔任倫敦分社社長時,仍利用他國際奧委會新聞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全力為新華社獲得更多的里約奧運會采訪名額而奔忙。在事成之后,他多次叮囑我,你們對外不要說是我要來的名額,就說是你們爭取來的。

于公于私,這13年來他對我的幫助不計其數,難以言表。在我擔任體育部副主任的10年中,他把許多本屬于部主任拍板決策的事項下放給我。我有時圖省事,往往先斬后奏,有時覺得做得不妥,對他表示歉意,他卻毫不在意,甚至會抱怨和數落我想得太多。而當體育部工作出現偏差時,不管是不是我分管,他都會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人生在世,并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一位好領導,好兄長。我遇到了,此生我感恩殿民。我們是最好的兄弟,不管以后還有幾輩子,我們還要做最好的兄弟。

最近幾年,他遇到我,會叫“尊敬的許主任”,我會回應“尊敬的高主任”,彼此開玩笑,相視而笑。但通常他會叫我“小許”,我會叫他“高”,而體育部更多的人會叫他“高Sir”,他也似乎更樂于別人這樣叫他。

他不止一次跟我私下聊天時說,我的事情和想法對你說得最多,我百年之后你得給我寫生平。我也就呵呵一笑。誰能想到健康、樂觀的殿民還會有“百年之后”。萬萬沒有想到,我沒有想到,新華體育人沒有想到,所有朋友都沒有想到,殿民竟然如此之早、以這種猝不及防的方式離開了我們。天妒英才,我現在相信了!

近來情緒不佳,為料理殿民的后事也極為忙碌,匆匆所就,言不及義,是為祭!殿民,我們等你回來!新華體育永遠是你的家,我們永遠在一起!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