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宿:巴西足球已無思想家 蒂特僅僅帶來了“希望”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5743ccef-f555-44c8-8fd7-cc87f6479cb6.jpg)
體壇+記者王勤伯報道
蒂特上任后巴西隊已經在世預賽上取得6連勝,1970世界杯冠軍隊主力、足球專欄作家托斯唐(頭圖)仍然充滿了懷疑。他認為巴西足球復興之路還很漫長,蒂特僅僅是帶來了“希望”。
在接受《米蘭體育報》采訪時,托斯唐說:“蒂特有希望幫助巴西足球重新找回自己的身份,踢出賞心悅目的足球,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改變,但能夠看到希望。蒂特的科林蒂安恰恰做出了提示,1比7之后,巴西教練們也被迫重新思考技戰術體系,蒂特的足球是目前巴西最好的模式。”
“60年代是回不去了。需要學習皇馬、拜仁、德國和2010年的西班牙國家隊:節奏、傳控、后插上,但同時又不失去巴西足球的特色。巴西仍然在出產優質的進攻球員,內馬爾是現象級的,但同時我們丟失了培養中場思想者的傳統。奧古斯托和保利尼奧都在中超踢球,在歐洲豪門找不到位置,我們也缺少羅馬里奧、羅納爾多一樣的中鋒。這方面,希望來自加布里埃爾·熱蘇斯。”
托斯唐被視作巴西足球界的“知識分子”,盡管他自己從不這樣認為。他把世界足球分為兩個歷史階段,1954-1974是“偉大游戲時代”,1974-1994是“科學足球時代”。新的時代起點是2002年,是前兩個時代的妥協階段,世界足球又在朝著技術流演化,但巴西卻遲到了。
“巴西沒有跟上潮流。巴西國內足球仍然是長傳,大腳,犯規,傳中,封堵,現在才剛剛開始走出來。科學足球把我們帶進了死胡同,教練們希望一切都是規劃,一切都是執行,但足球非常需要臨場發揮和不可預見性。巴西足球一直很羨慕意大利足球的效率,結果和意大利人面臨同樣的問題,在西班牙和德國的變革面前反應遲緩,2014世界杯讓普蘭德利的改革擱淺,但更大的問題是意大利不再出產巴喬和皮耶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