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第一桿”張津逆轉對手 打球經營球房兩不誤
體壇+記者譚彥嘉楠報道
“沒有辦一次中式八球國際大師賽,就談不上領導者,而我們希望成為中式八球的領軍人物!”11月22日,2016中式八球國際大師賽中國區決賽已經順利進入第二個比賽日,所有人員均融入到緊張的大賽氣氛中,只有一個人反而輕松了下來,那就是承辦此次年終大戲的張津臺球俱樂部負責人張津張總,以至于在剛剛結束的“第一桿”之爭中,他能迅速調整狀態,在0:5大比分落后邱炮謀的情況下,以9:7的比分完成大逆轉!
“滄州第一桿”張津大戰“南方第一桿”邱炮謀的“第一桿之爭”引得眾多球迷駐足圍觀,本以為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交響樂,實際上卻演繹了一曲蕩氣回腸的獨奏,一曲罷了,最終以張津壓倒性的優勢完勝邱炮謀,先后兩個階段分別連下5局和4局,9:7贏得這場巔峰大戰!
“好長時間沒怎么打比賽了,有點太緊,導致開始大比分落后,后來慢慢調整,追平的時候,信心一下就來了!”面對這場驚心動魄的“第一桿”之爭,張津直言這大起大落的過程太虐心,而對手邱炮謀的職業素養則深深的感染了他。“他打得很好,無論領先落后都是一樣的打,職業素質很高!”
中式八球國際大師賽一路走來,11年的發展,早已成為了一個賽事符號在臺球愛好者的心中深深的扎根,標準化、國際化、公平公正也早已成為了這項賽事的代名詞,就像張津所說,之所以決定承辦這次中國區決賽,完全是因為大師賽的含金量!“大師賽在我心中一直是至高無上的,無論哪方面都做的很到位,球員喜歡,球迷也喜歡!這樣的賽事為什么不辦呢!”
“最大的變化應該是規模吧!以前是8個人,現在是32個人,有更多的職業球員可以站上更大的舞臺!”從2012年首屆中國區決賽,到現在的2016年,五年的時間,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有了顯著的變化,而造成這些變化的原因,張津則把其歸結為中式八球人的不懈努力。“當初誰也不會想到,中式八球會有今天,可能沒有中式八球國際大師賽就不會有現在的中式八球!”
現在的張津儼然從一個球員蛻變成了一個很懂得經營的球房老板。“我唯一的愛好就是臺球,歲數大了,可以好好經營臺球!”在滄州以其名字“張津”命名的臺球俱樂部可謂家喻戶曉,他用一串串驚人的數字繪就了滄州張津臺球俱樂部夢幻般的藍圖,“張津”也早已不是一個單純的名字,而是成為了一個品牌。“我的目標就是以后在滄州的每一個縣都會有張津臺球,進而擴展到全國!”
作為“滄州第一桿”,又是以東道主的身份參賽,張津坦言盡量不讓球迷失望,“把壓力化解成動力,爭取打進31,這樣就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