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威少場均三雙比奧斯卡來的更不容易,更動人
拉塞爾·威斯布魯克場均31分10籃板11助攻,三雙!
不是一兩場的事了。2016-17季19場比賽,賽季大概1/4時的這個數據,分量不同了。
——當然,我們不會太驚訝。2015年2月全明星賽后28場,威少爺場均31分9籃板10助攻——稍微加把勁,每場多個籃板的事。
我們一直知道他有這個能力,只是,終于看到他打出來,還是很駭人聽聞的。于是又不免回到老話題:1961-62季,奧斯卡·羅伯遜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場均30.8分12.5籃板11.4助攻賽季三雙……跟如今威少爺比一比,如何?
單看效率,威少爺已經勝了一籌。半個多世紀前,奧斯卡是場均44分鐘里得到31+13+11,威少爺場均35分鐘里得到31+10+11。
然后呢?1961-62季,奧斯卡所在的辛辛那提皇家隊每場跑125個回合,還只是NBA中游的速度;全隊每場投籃105發罰球,37次,抓到71個籃板球!27個助攻,得到123分。
威少爺這邊:雷霆本季已算是聯盟最能跑的球隊了,每場跑99個回合,投籃89,次罰球24次,全隊抓到46個籃板球,22個助攻,得到107分。
這么說吧:奧斯卡當年是得到全隊1/4的分數,抓到全隊1/6的籃板和一半助攻;威少爺是得到全隊3/10的分數,抓到全隊1/4的籃板和一半助攻。
比身體呢?
1961-62季,NBA平均身高196公分,體重93公斤。2016-17季,NBA平均身高201公分,體重100公斤。打個比方:這是一個從雷·阿倫到皮爾斯的體格差距。
奧斯卡身高196公分,是1961-62年NBA的平均身高。而且,用凱爾特人巨星、188公分的得分后衛比爾·沙曼老爺子的說法,他初遇奧斯卡時,大吃一驚:“奧斯卡能玩出我們這種身高的后衛用的技巧,還比我們高半個頭”。庫西所謂“他能夠玩比別人多四倍的花式”。考慮到小前鋒之王埃爾金·貝勒當時也不過196公分,奧斯卡在當時的NBA,其實是勒布朗·詹姆斯的前身了。而威斯布魯克?穿鞋身高193公分。組織后衛里算是高挑,速度也驚人,但身高與力量這方面的天賦,差了很遠。
最后一件事。
奧斯卡是天才中的天才。高中就名震天下。大學三年場均34分15籃板7助攻,年年都是全美第一陣容、各種年度球員,大學三年獎項十三個。1960年當仁不讓的NBA狀元(榜眼是老爵爺韋斯特)。從進NBA第一年就是全能王。直到他退役十二年后,紅衣主教才敢說出“我一直以為奧斯卡是NBA史上技術最全面的人,直到伯德出現”這樣的話。所以他打出賽季三雙,簡直順理成章。他在辛辛那提皇家隊時,隊友比如恩布里和盧卡斯,都承認奧斯卡的卓越,以及他的……兇惡。尼克斯名將比爾·布拉德利如是說:“也許他根本不給隊友犯錯的空間(注:有隊友認為他更愿意跟毒蛇逛街)……但如果你按他的做了,他能把你送進全明星。他在場上沉著冷靜,就像交響樂指揮一樣控制著場上局勢。”
而威少爺呢?
他在UCLA第一年時是個替補,每場打9分鐘;他剛進雷霆時簡直不會遠射,連贊美他的球探報告都承認他除了擋拆外談不到什么組織能力。他身邊是凱文·杜蘭特,三年級就成為史上最年輕得分王,但威少爺一直鉚著勁提高自己……到現在,他28歲了。他獨力支撐一支球隊。他的效率并不高——19場比賽下來,命中率43%,失誤104次——大家也知道他的問題:投籃選擇、偶爾黏球、攻擊手段不算豐富、遠射沒什么譜。但他用無限的熱情、爆發力和一輪又一輪的反復沖刺,贏到了這種數據。他不是奧斯卡那樣的指揮官,但每次威少爺倒地,隊友們都會爭先恐后地拉他起來:他們都明白,這家伙在燃燒自己支撐著球隊。他兇惡得近于莽撞,他肯定也明白這么做無法持久,但他還是這么做了。
比起奧斯卡那樣,天才信手拈來的場均三雙,拉塞爾·威斯布魯克這樣燃燒自我、奔走如飛、有點糙、有點浪、動不動人仰馬翻的場均三雙,來得更不容易——但似乎也更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