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體壇故人魏明老師,愿天堂有圍棋美酒為伴!

李濤12-14 14:46 體壇+原創

  今天,不談生意,只說故人,體壇故人!

  清晨醒來,看朋友圈的消息,才知道,魏明老師還是走了,年僅46歲!

  那一刻,定格在2016年12月12日凌晨2點15分。

  魏明,體壇+APP副總編輯,體壇周報社創社元老。他是體壇周報最初的幾位員工之一,也是體壇鼎盛局面的開創者,他曾在很長一段時間給體壇周報前社長瞿悠遠擔任秘書,在采編方面做出卓越成績。但因為他淡泊名利,圈外并不為人所熟知。

  引用前體壇周報著名記者樓堅老師的一段話:“即便你是體壇周報的長期讀者,你也不一定認識魏明老師,因為魏明兄一直謙沖恬淡,躲在幕后。如果他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通常都是因為真正寫稿的記者不方便署名,所以魏明變成了一個集體筆名。”

  

  ▲魏明老師

  禮拜六下午,我跟姍姐、央叔一起去ICU看您的時候,好多以前體壇的同事、前輩們都在,您依然在昏迷狀態。9歲的女兒在您的身邊大喊:“爸爸快醒來,爸爸起床了”。此情此景,錐心之痛。

  我去體壇晚,2009年才加入這個大家庭,相比于體壇的老前輩們,跟魏老師沒有那么熟悉,他是我的領導,是我的前輩,更多的是我對他的敬仰。

  我剛去體壇的時候,經常穿個黑色的毛呢大衣,走起路來不緊不慢,魏明老師去魏航魏總的辦公室問,“那個穿黑色毛呢大衣的是誰?怎么那么像李開復!”也就從那時起,魏總、陸總他們就時常拿我開玩笑,說“體壇李開復”,甚至還有了我是李開復侄子的傳聞。

  在體壇工作的6年時間,魏老師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帶著女兒馨馨到我們辦公室的場景。馨馨放學后,魏老師時常帶著她到我們辦公室呆會,馨馨也時常用我的電腦玩點小游戲,魏老師當然也不例外地會嚴肅地對馨馨說:“不許耽誤叔叔工作”。每次我都會說沒事,其實那時候也沒多少工作可干。

  剛去體壇時,工位在四樓大網吧,魏老師就坐在西北角的那個角落,我背對著他,一轉身就會看到,那時室內還沒有“禁煙令”一說,魏老師時常吞云吐霧,好似神仙。那時魏老師負責體壇網的圍棋頻道,魏老師是那么喜歡圍棋,常常和報社同好紋枰論道。

  之后體壇網不斷調整,我的工位變換過幾次,離魏老師越來越遠,交集也就越來越少,更多的就是魏老師背著斜挎包的身影。

  再后來,我的工位從大網吧調到跟魏航、陸慧明、高姍姍、楊晨霞等領導的小辦公室,我才跟魏老師有了更多接觸的機會。那時候魏老師也已搬到四樓東南角的小辦公室。這個充滿煙味及檳榔味的小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除了每次找魏老師簽字,每逢出報日早上我都會去一次,為的是給魏老師奉上每期報紙。只是當時我不喜歡擯榔味道,每次都是行色匆匆。現在回憶起來,很是后悔,當時沒有好好珍惜機會,多和魏老師學習、交流,不然對綜合內容的把握會好很多。

  記得顏強顏總在一篇文章里提到體壇人的“共性”,“我并沒有覺得這些先后在體壇工作的人,有過多少宏圖大志,大家更是為興趣而來,享受各自興趣的所在。各種人等,當然會有品流區分、素質差異,但那樣‘乘興而來’的興致,體現在每一個為體壇工作過的趙錢孫李身上,又因為這種興趣興致,輻射到每一個體壇能影響到的趙錢孫李身上。”

  我們這一批去體壇的人,大都是因為體壇網的機緣,新媒體的發展給予我們這些體壇忠粉與自己偶像同平臺工作的機會。我們是幸運的,有幸跟偶像一起工作,有幸聽聞魏老師等這些老體壇人創造不凡業績的心路歷程,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在體壇的6年,是自己真正成熟的6年,這成熟的印記,自己創業后依然受益匪淺。

  今天的朋友圈,看到了很多體壇前輩懷念與回憶魏老師的文字,也讓我們將這些記憶碎片糅合在一起,看到一個更為豐滿、感性的漢子。

  張力“力叔”的朋友圈,讓我感慨萬千,其中有一句這樣寫道,“一路走好,老大哥,也真的感受到體壇大家庭的溫暖。離開,卻又從未離開。”這句話是那樣的觸動心弦。這兩年,體壇走了很多人,都踏上了不同的崗位及職業道路。但說真的我們的心卻從未離開體壇,“人已離開,心卻從未遠去。”

  這次,魏老師離開了我們,但是在幫助他尋找救治辦法的過程中,所有體壇人都在盡可能伸出援手,再次證明了體壇大家庭的溫暖,真實、真誠、溫馨。我們永遠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體壇人,一家親。

  真心希望體壇人和“體壇系”,大家伙能努力做好手頭的工作,不給體壇大家庭丟人。當然更希望大家都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少喝酒、抽煙,健康體魄,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家人負責。

  我會不斷鞭策自己,魏明老師,會更加努力。

  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可能為您的家人提供幫助,多多照顧馨馨。

  魏老師,很想您,一路走好!

李濤

  2016.12.12 北京


魏明  /   圍棋  /   體壇周報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