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體壇周報資深編輯魏寒楓:魏明安息,生者保重
![](https://resource.ttplus.cn/editor/headphoto/user_default.jpg)
快十年前,體壇同事李穎去世,當時我三十出頭。去告別會,還能扛得住,但人死的確尊嚴不再,而且荒謬,簡易的棺木上,覆蓋著粗糙的“萬古流芳”條幅。
魏明和魏航和我,是體壇僅有的三位姓魏。在長沙時,他家就在我住所隔壁,鄰居三年。她媽印象中特別像北京大媽。
魏明性格孤傲,才華內收,但又幽默,和最早進體壇的幾位湖南籍老骨干關系猶鐵。我們倆的相處更多是見面寒暄幾句,擠擠眼笑笑。我們倆甚至2004年奧運會時甚至還吵過一次,自然,我行止怪誕,他個性突出,一碰到工作可不就出矛盾。
體壇周報很奇怪,社長瞿優遠高壓,或者說也孤僻,但所有的同事都是朋友和兄弟,有一種如今公司少見的兄弟連氛圍,對外狼吞虎咽,對內工作較勁,但沒有互相傷害,反而協同作戰,就是典型的《兄弟連》氛圍。
魏明46歲早逝,可能跟長年累月黑白顛倒有一定關系。這種日子我在體壇呆過4年,一方面大家都生猛異常,每日凌晨兩點后精光四射,另一方面,2004年連續三個月日日作戰到凌晨五點,同時還要高度消耗腦力和創造力。我和老胡等朋友經常感嘆,那時以后體力下一臺階。而魏明20年都如此。他還特別喜歡抽煙!以及喜歡坐位子上下棋不動。
自打有朋友圈以后,死亡就不叫事。春雨醫生的張銳才剛死呢,今天魏明還加上21世紀經濟報道的同行,兩個呢。我的一位好朋友,是個特別善良的女人,還連著給我發魏明情況,祈禱呢。可能是年紀確實過四十,我有點逃避,做不到像關心李穎一樣。高適送杜甫詩《人日寄杜二拾遺》,怕是古往今來的中年人,都有此慨嘆。
很關鍵的是,無論創業還是理想,每個人都要衡量自己,體力是不是適合極限,是不是那種鐵人,過于逞強,找強人感覺,都可能有報應。我就是一個意志力高過身體機能的人,多年來看上去很強,但像相聲演員一樣,人前瘋狂,獨處萎靡。好友老胡就說,花的精力,如今都還出去了。
我經常和朋友們開玩笑,每日睡四小時的可能賺百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依次每多一小時的收入減個零,等到你每天睡7小時,那就得減倆零,到頂賺100萬了。這個玩笑從某種意義得到《哈佛商業評論》的科學類似驗證。但前提是,多數每天睡四五小時賺十億百億的,基本是天生如此。強撐打腫臉充胖子,一個子兒也賺不到,都得還回去。
魏明安息。生者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