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毅:鄧肯的球衣退役儀式獨一無二!

楊毅12-20 12:58

昨天上午,看21號球衣高懸在圣安東尼奧AT&T中心的上空。

老鄧,攜著親朋子女,師長戰友,抬頭仰望自己的戰袍,如同仰望星空和時光。那些璀璨,都在心中。

退役儀式具體的流程的不說了。

只想多說兩句,鄧肯的這場球衣退役儀式,有什么不一樣。

和我從前見過的任何球衣退役儀式,都不一樣。

這場球我并沒解說,于是沒提前做功課。我是等到馬刺鵜鶘打到半場休息的時候,才知道退役儀式原來是在賽后舉行。

說實話,怎么敢這樣呢?沒人這么干過。

通常而言,球衣退役儀式并不是個復雜的儀式,一般用時10到15分鐘。我所見過的所有球衣退役儀式,都是在中場休息的時候舉行。作為比賽的一部分,讓大家在中場休息的時候繼續留在座位上,而不是出去喝啤酒;與此同時,也不耽誤大伙兒比賽結束之后趕緊回家。球館一般在市中心,美國人都住得遠,大家一起開出來的時候還堵車,開到家要很久。

14年以前,大姚剛到NBA的時候,沒打幾場球,就趕上了奧拉朱旺的球衣退役儀式。大夢奧拉朱旺在職業生涯末年被火箭交易到了猛龍,騰出薪資空間,算是給了火箭最后一次助攻,但34號戰袍,還得在休斯敦退役。奧拉朱旺率領火箭贏得了隊史迄今僅有的兩座冠軍,是喬丹打棒球那兩年聯盟里的戰神。奧拉朱旺在休斯敦受歡迎到什么份兒上?那時??怂闺娨暸_的老爺子巴里·華納帶我去見奧拉朱旺,他是這么說的:在休斯敦,大夢排第一,邁克爾(喬丹)排第二。

那場儀式,也是在休斯敦的最高規格,各路神仙都來了。可即便這樣,也得放在中場休息,從頭到尾一共辦了25分鐘。那場球是火箭對西雅圖超音速,姚明和隊友們在更衣室里活活看了25分鐘電視。等下半場出來,身體都涼了。那天晚上,大姚被超音速一個叫杰羅姆·詹姆斯的中鋒修理的夠嗆,火箭最后經歷苦戰才過關。

誰敢把一場退役儀式放在賽后辦呢?不光是放在賽后辦,還是賽后半個多小時——吉諾比利、帕克他們都洗了澡換了衣服,剛指揮完比賽的老波波維奇也重新打扮好了,這時候圣安東尼奧當地的時間已經快晚上11點了。作為儀式的組織者和舉辦者,你能有多少信心,全場的球迷能在比賽結束后這么久都不走,留在這兒守候著這場儀式?

馬刺就有。馬刺知道,在這座小城里,過去19年來,鄧肯意味著什么。他是他們的象征,也是他們的文化與驕傲。實話實說,在NBA的29座城市里,大多數城市的球迷和球隊都沒有如此深刻的情感連結——這是城市民眾性格的體現,也是時光的積淀。我又說實話了,即便在總決賽上,金州勇士的球迷一看球隊要輸了就提前退場。沒有幾座球館,有圣安東尼奧這樣的愛情;就像古往今來,沒有幾個超級明星能像鄧肯一樣偉大。

站在另一個角度上,我猜想,這也是鄧肯自己的決定。如果放在中場休息時舉辦,肯定會影響球隊下半場的狀態。19年來,鄧肯從未把自己的任何事情放在球隊之前。他甚至直到終場前兩三分鐘,馬刺已經完全鎖定勝局之后,才悄悄地坐到了看臺上。球迷們當然看到了他——他奇怪的,穿著整身西裝的樣子,他當然聽到了人們的歡呼。我猜想,他就是不想在比賽里聽到人們的歡呼——他希望隊友們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比賽上。

在這世界上,也許只有圣安東尼奧,能用這樣一種方式去完成這場儀式。在比賽結束那么久之后,人們依然都留下來,在臨近午夜的時刻,等待著那些接近20年來的老朋友們坐在球場中央,用清談的方式講述他們內心的情感,講述他們對球隊靈魂的愛與尊重。沒有表演,沒有喧囂,沒有什么聲光電,只有聲聲入耳的話語。全場靜默,細細傾聽。

也許,只有鄧肯,能在這樣的時刻依舊那樣安靜。瞪著大眼,偶然露出笑容。在所有的言語里,你都沒有聽到他們強調贏得的成就,獲得多少冠軍,手上有多少戒指,最終看上去都只是生活的產品。而生活的真正內涵,是你怎樣對待你周遭的人。這是鄧肯、波波維奇、帕克、吉諾比利、維克森林大學的奧多姆教練——他們所談到的一切。

沒有這樣的愛與文化,就不會有2萬人停留在午夜里,抬頭仰望21號戰袍。

這就是不同。

感謝你。雖然發言里還是沒有任何帶勁的地方,但終于說到了30秒以上。

蒂姆,這正是你。

鄧肯  /   馬刺  /   波波維奇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