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粵東 一場梅花盛開時節里的中國場地越野賽

體壇周報記者宋永川廣東普寧報道
新一年的開場大戲往往在一個行業里具有風向標的意義。1月8日至10日在粵東地區的普寧舉行的“康美杯”奔潮?普寧中國汽車場地越野大獎賽,除了精彩紛呈的競技過程和節日般的場外氣氛,更展露出這項有著13年歷史的“國產”賽事(中國汽車場地越野錦標賽)此前不曾有過的領新標異。
這場比賽采取了自2016年開始的新的國家級場地越野賽的統一規則,根據參賽選手的性別、賽車性能、賽手積分等進行分組,并通過排位賽、預賽最終由決賽確定52.8萬元總獎金的歸屬,而52.8萬也成為國內場地越野賽的單場比賽的最高獎額。
本場比賽,除了創造性地在一個賽場內修筑了若干用于攝影和執法的安全島,還將通常采用的過水路面延長至120米,以求獲得更好的視覺效果;而2016年在國內賽場普遍實行的場地越野賽“多車同發”的壯觀場面,正是普寧這塊場地于去年率先示范的。賽場外統一規劃的觀賽區、美食街、維修區、高檔移動衛生間等,都使得參賽與觀賽者享受到了滿意而便捷的服務。
組委會負責人之一、賽會副秘書長,同時也是本場比賽女子組參賽車手的陳晞說:“我參加過很多國內的汽車賽事,我知道深愛這項運動的賽手們的內心愿望,更知道贊助商和車手們對比賽的訴求,我們希望從現在開始,從解決痛點出發,通過有效的商業化手段,創造新的辦賽模式,搭建有成長性的賽事平臺,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作為競技體育的賽車運動不僅在中國即便是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仍然是小眾的運動,但這并不代表汽車運動本身缺乏魅力。恰恰相反,好的和成功的賽事都具備獨特的持久的吸附力和輻射力,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愛好者和從業者。中國的汽車運動經過3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
2016年,僅全國性賽事(80場)和國際賽事(44場)就達到共計124場,在國家層面的利好政策環境下,新興的賽事也不斷涌現——2017年的國家級和國際賽事將達到150場。但有人據此樂觀地展望稱中國汽車運動的春天已經到來,未免有些操之過急了,無論汽車運動如何發展,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都不可能一夜抵達賽車人朋友圈所期待的“全民賽車時代”。
陳晞認為,國內汽車運動的確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好時機,“我們也非常看好它的未來,運作賽事的目的當然要盈利,沒有盈利也沒有成長。不過,作為奔潮的第一次嘗試,我們已經做好了賠錢的準備。從一個汽車運動愛好者的角度說,奔潮今天的努力如果能得到這些常年在一起比賽的車手們以及有共同愛好的兄弟姊妹們的認可,我們也會感到值得。”
受益于奔潮的新思路,由賽事各贊助商冠名的參賽俱樂部的車手們,每人將從從組委會分得5000元的參賽補償,這只是他們參加一場比賽所需費用的零頭。廣東本土身家過億的車手陳浩云表示:“這5000元的意義不在于數字,而是組委會對參賽者的尊重與認可,非常暖心!”與此同時,奔潮還在賽前和賽中為參賽選手組織了多次見面會和專訪,使贊助商和車手頻繁曝光于各類傳播平臺。市場是最終的評判者,“一場比賽能得到參與比賽的所有方面的稱道,之前根本沒有想到,這證明我們找對了方向!”陳晞表示。
背靠汽車運動群眾基礎雄厚的潮汕地區,普寧近年來舉辦的青梅旅游文化節上,都有與汽車運動相關的項目上演。2017年的首場中國汽車場地越野大獎賽再次與普寧梅花綻放的佳期相遇,遠望山花爛漫的山村河岸,人們正滿懷期待地迎候著一個青梅遍野的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