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桑巴和狂歡節怎么與足球在巴西結緣?

小中03-01 16:24 體壇+原創

體壇+記者小中報道

當地時間2月28日,巴西狂歡節慶祝活動落幕。要到巴西感受狂歡節,最值得一去的地方有三個:里約熱內盧、圣保羅和巴西東北部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

雖也有狂歡節方陣的表演,薩爾瓦多的狂歡節更像是自發的街頭狂歡。而里約和圣保羅的狂歡節則與巴西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同,雖也有民眾在街頭的狂歡,但最有名氣、最吸引人的則是在桑巴大道舉行的桑巴學校表演比賽。

就像足球隊,每個桑巴學校都有自己專屬的顏色,有自己的支持者和粉絲。就像足球的各級聯賽,桑巴學校也分成級別,每年的比賽要打分,精英組積分靠后的要降級,而升級組得分靠前的學校可以升級,這成了里約和圣保羅狂歡節的一大特色。

桑巴學校也分級,而且也有升降級,這不跟足球比賽一樣嗎?對,你說對了。桑巴學校表演比賽及其升降級制度的產生跟足球有直接的聯系,它的發明者就是巴西著名足球記者、馬拉卡納球場之父馬里奧·菲利奧。

巴西狂歡節 足球元素不可或缺

巴西的第一次桑巴表演比賽

狂歡節是巴西最大的民眾歡慶活動,它是15世紀從當時的宗主國葡萄牙傳來。來到巴西之后,與黑人奴隸帶來的非洲文化相融合,狂歡節就增添了新的特色。尤其是當狂歡節遇到帶有非洲黑人印記的桑巴,它就更變得與眾不同,更為熱烈和奔放。

桑巴是一種音樂和舞蹈形式,它產生于黑人奴隸中間,產生于種植園。但隨著黑人奴隸解放和巴西城市化進程,桑巴也開始進入城市,成為一種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慶祝和歡會形式。1920年代,在當時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就有民眾自發組織的桑巴小組。

之后,又逐漸出現了桑巴方陣。在狂歡節期間,它們可以上街表演。1928年,“讓人說話”(Deixa Falar)桑巴方陣在里約埃斯塔西奧湖地區,在一所學校門前成立。為了有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學校,“讓人講話”自稱是“桑巴學校”,它成了巴西第一家桑巴學校。

桑巴在里約越來越受歡迎,桑巴學校也越來越多。1929年,一些桑巴方陣還自發組織了比賽,評選年度最佳桑巴。那是巴西歷史上的第一次桑巴比賽,但它沒有繼續下去。之后兩年,里約沒人再組織那種比賽。

青年時代的馬里奧·菲利奧

足球記者是桑巴比賽之父

馬里奧·菲利奧1908年6月3日出生于巴西東北部伯南布哥州首府累西腓,8歲時就與家人到了里約。他父親馬里奧·羅德里格斯是《晨報》的老板,他哥哥內爾森·羅德里格是巴西著名記者和作家。

馬里奧·菲利奧很早就開始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晨報》的體育記者。因為他喜歡足球,《晨報》的大部分體育新聞版面都用來報道足球。父親馬里奧·羅德里格斯名下還有一份報紙叫《批評報》,體育報道方面也是由馬里奧·菲利奧負責。

后來,《批評報》倒閉。1931年,馬里奧·菲利奧自立門戶,創辦了巴西第一份體育報紙《體育世界報》報(O Mundo Sportivo)。《體育世界報》存活時間很短,但它卻給“非凡之城”里約留下了一筆豐富的文化遺產。

當時,里約最盛行的兩個體育賽事是足球和賽艇比賽。不過在狂歡節期間,這兩項賽事都停擺。足球和賽艇比賽暫時沒有了,但報紙還得天天出,還得有內容填充版面呀。怎么辦呢?當時不到24歲的馬里奧·菲利奧想出了一個天才的辦法:在狂歡節期間,組織桑巴學校表演比賽。

點子不錯,《體育世界報》的編輯中也有不少人喜歡桑巴,于是馬里奧·菲利奧的建議獲得通過。1932年,《體育世界報》組織了里約乃至全巴西第一屆桑巴學校表演比賽。比賽規則規定,各桑巴方陣依次通過龐巴爾侯爵街,每個方陣要表演三個以前沒人演過的桑巴表演。

那屆比賽,評委共有6人。他們坐在在十一廣場露天音樂臺上,按照事先定好的打分標準給參加表演的桑巴方陣打分。共有19個桑巴方陣參加1932年的比賽,最終的冠軍是曼蓋拉,它后來成了里約乃至全巴西最著名的桑巴學校之一。

當年在歐洲踢球時,羅馬里奧和埃德蒙多即使不踢比賽也要回國參加狂歡節

他也是馬拉卡納之父

沒多久,《體育世界報》就倒閉關門,馬里奧·菲利奧到《環球報》工作。《環球報》對在狂歡節期間組織桑巴學校表演比賽的點子很欣賞,于是就接替《體育世界報》,成為活動的組織者。

再后來,里約的桑巴表演比賽越辦越紅火,參賽學校越來越多,開始有了分組和升降級制度。1984年,里約市政府建成桑巴大道,專供狂歡節期間舉行桑巴表演比賽之用。桑巴大道有看臺,要買票才能觀看,表演也從原來的一晚變成三夜,狂歡節期間的桑巴表演比賽成了一個賺錢的大產業。

1991年,圣保羅也建成桑巴大道,與里約叫板。有意思的是,里約和圣保羅的桑巴大道都是由已故巴西著名建筑設計師奧斯卡·尼梅耶設計。2016年奧運會,經改造的里約桑巴大道還成為奧運射箭比賽場地。

1966年英年早逝的馬里奧·菲利奧不僅給巴西留下桑巴學校表演賽,他還是巴西足球圣殿建造的倡議者。當時,里約市政府想在另一個地方建1950年世界杯主球場,但馬里奧·菲利奧力主在里約北部的馬拉卡納地區建。最初,馬拉卡納球場名為馬拉卡納市政球場,馬里奧·菲利奧去世之后,為了致敬他,球場改名記者馬里奧·菲利奧球場。

“外星人”和父親內利奧在彩車上

狂歡節致敬足球

在巴西,足球與桑巴和狂歡節有不結之緣。巴西人足球踢得好,是因為踢起球來腳下像在跳桑巴舞,既明快、輕靈,又有節奏感和音樂感。巴西能成為足球王國,狂歡節和桑巴功不可沒。

狂歡節桑巴學校表演賽越來越成熟,現在,每個桑巴學校的表演都要有自己的主題。在幾十年間,巴西足球和球隊都在狂歡節上受到過致敬。在巴西球星中,貝利、濟科、羅納爾多、內馬爾等人也成為過桑巴學校表演的主題,羅納爾多已經是兩次。

2003年,韓日世界杯五冠英雄羅納爾多成為“傳統”桑巴學校表演的主題。表演的名稱為《巴西是五冠 R是9——羅納爾多天啟靈感》,其中的高潮部分唱道:“球進了網/這是我們的傳統/球進了網/是世界杯五冠王”。可是那一次,由于身體健康或其他原因,羅納爾多沒有參加表演,而是由其母親索妮婭代勞。

手拿王冠的“白貝利”

2014年,在里約桑巴大道上,“白貝利”濟科成為萊奧波爾迪嫩塞皇后桑巴學校致敬的人物,之前一年剛剛過了60歲生日的巴西前巨星登上了桑巴學校的彩車。而同一年,在圣保羅桑巴大道上,“忠誠鷹”桑巴學校則致敬了2011年情人節退役的羅納爾多。

“忠誠鷹”桑巴學校是由巴甲豪門科林蒂安的極端球迷組織“忠誠鷹”所創辦,他們在2014年的表演主題是《R9-“現象”的飛翔》。與2003年不同,羅納爾多這一次有時間了,他終于登上了桑巴學校的彩車。

里約6大豪門隊歌由一人譜曲 他用的都是桑巴舞旋律

在上個世紀20年代至60年代,桑巴舞蹈最著名的音樂旋律和曲調叫marchinha(可以譯成“輕快進行曲”)。只是到了后來,由于作曲家要價太高請不起,各桑巴學校才轉而用一種名叫Samba-enredo的音樂形式來替代,marchinha退出了歷史舞臺。

巴西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叫拉馬蒂尼·德·阿澤雷多·巴伯,他是里約州美洲隊球迷。1949年,受一家電臺邀請,他為那年里約州聯賽11支參賽隊都譜寫了非官方隊歌,用的都是marchinha旋律。

據說,里約六大足壇豪門——弗拉門戈、達伽馬、弗盧米嫩塞、博塔福戈、班固和美洲——的隊歌,拉馬蒂尼一天就譜寫完了。又用了一天時間,他為另外5支球隊也譜寫了隊歌。

這些俱樂部原本都有自己的官方隊歌,拉馬蒂尼譜寫的隊歌只是在民間流行而已。但所有11支球隊的非官方隊歌都用marchinha形式,也足以說明它的流行以及桑巴和狂歡節對足球的影響。時至今日,拉馬蒂尼的作品還會在看臺上被球迷哼唱。

"忠誠鷹"的表演

巴西球迷組織的產生也與狂歡節有關

巴西第一個球迷組織是1942年誕生的“弗拉門戈銅管樂隊”。有一位名叫賈伊梅·羅德里格斯·德·卡瓦略的球迷,是弗拉門戈鐵粉,他非常喜歡音樂。卡瓦略把自己的一些朋友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銅管樂隊。這個樂隊只有吹奏樂器,組建它的目的是在弗拉門戈的比賽上支持球隊。

“弗拉門戈銅管樂隊”的成功引得其他球隊球迷的效仿,他們也紛紛把狂歡節樂器帶上了足球看臺。到了1970年代,幾乎所有的巴西球隊都有一幫狂熱的球迷,他們在看臺上吹奏或打擊著狂歡節樂曲支持自己的球隊。

到了1990年代,極端球迷組織越來越多,球場暴力越來越嚴重。也正是在1990年代,尤其是在圣保羅,極端球迷組織為了顯示自己,也進入了狂歡節,進入了桑巴大道的桑巴學校表演。

最早成立的是與科林蒂安極端球迷組織“忠誠鷹”成員創建的“忠誠鷹”桑巴學校,1999年,它拿到了圣保羅狂歡節表演賽的冠軍。步“忠誠鷹”的后塵,另兩家豪門球隊帕爾梅拉斯和圣保羅的極端球迷也組織了自己的桑巴學校,一個叫“綠點”,一個叫“皇家龍”。今年狂歡節,“忠誠鷹”、“綠點”和“皇家龍”三大極端球迷組織成立的桑巴學校都參賽。

“綠點”的表演

在圣保羅乃至整個巴西,科林蒂安和帕爾梅拉斯球迷之間敵意最重、暴力沖突最血腥。巴西警方曾試圖解散極端球迷組織,“忠誠鷹”和“綠點”以及同名的桑巴學校都曾不得不暫時關門。不過,“忠誠鷹”和“綠點”桑巴學校都辯解說,球迷組織和桑巴學校是兩個不同的機構,之間的聯系很少。

“皇家龍”的表演

2006年,“綠點”桑巴學校第一次升上精英組,圣保羅桑巴學校表演賽歷史第一次有了兩支與足球隊有關的學校。為了怕這兩家球迷打架出人命,圣保羅警方作出規定,在狂歡節表演冠軍宣布地,只能有一家球迷桑巴學校的成員出現。

巴西足球  /   狂歡節  /   桑巴  /   羅納爾多  /   濟科  /   內馬爾

熱門評論

暫無評論

全部評論

暫無評論